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2015年下半年水运工程质量状况统计分析情况的通报

文号:交办安监〔2016〕25号

文号

交办安监〔2016〕25号

索引号

000019713O10/2016-00575

公开日期

2016年02月29日

主题词

水运工程;质量状况;统计分析

机构分类

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

主题分类

运行分析

行业分类

港口和航运设施建设

公文类型

部办公厅文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根据22个省(区、市)报送的水运工程质量分析报告、质量抽检数据,以及部组织的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督查情况,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对2015年下半年水运工程质量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经部领导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水运工程质量监管总体情况

  2015下半年,22个省(区、市)统计在建水运工程重点项目485个,建设总投资约2980亿元。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方式,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强化制度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江苏建立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约谈制度,对履行质量职责不到位的从业单位进行问责谈话,对无故不接受约谈或整改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纳入不良信用记录。江西积极推进《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明确交通质监机构执法主体资格。上海成立质监机构安全工作委员会,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按照“高标准、全覆盖、靠制度”的思路,出台《上海市交通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工作规定》等多项监管制度。四川针对水运工程涵盖专业多的特点,主动沟通协调,建立跨行业合作监管保障体系,明确专业工程由相关行业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推行房建工程备案制,有效解决专业监督难点问题。福建从“管理制度、工地建设、施工工艺、过程控制、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等6个方面系统建立标准化技术体系,编制《福建省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

  (二)强化措施落实,质量监管力度持续加强。上海完善监督责任追究机制,按照“谁监督、谁负责”要求实行项目主监责任制,建立监督人员综合技能培训制度。江西不断创新监督理念,推动“三个转变”(从查施工行为向查项目业主管理行为转变,从“保姆”式全面检查向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转变,从“明查”向“暗访”转变)、做到“五个及时”(及时督促落实、及时厘清责任、及时通报和处罚、及时公开曝光、及时告知)。江苏大力开展水运工程品牌创建活动,将品牌工程创建纳入“质量强省”战略,积极推动工艺工法创新。广西保证监督抽检专项资金投入,严格落实验证性检验要求,加强工程实体质量和关键指标的监督抽检。贵州采取随机抽检等方式督促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福建开展工地试验室数据打假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失信行为,对存在严重造假行为的试验检测机构及工地试验室采取停业整顿、相关责任人员清退出场等措施,对造假人员、机构进行信用扣分。

  二、水运工程质量抽检数据分析

  2015年下半年,如图1所示,质监机构对全国水运工程共检测数据113658个,合格104002个,抽检总合格率为91.50%,与2014年下半年相比(以下称“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与2015年上半年相比(以下称“环比”)下降1.92个百分点。

  

  三、水运工程质量状况分析

  从质监机构抽检数据看,2015年下半年全国水运工程质量状况出现小幅波动,总体合格率同比和环比均有下降。港口码头、港区道路堆场、航道整治、船闸船坞等4类工程中的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工程实体3大类抽检指标的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8.64%、99.18%、90.32%;其中,工程实体抽检合格率下降2.28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见图2)。

  

  (一)混凝土原材料抽检合格率总体平稳。

  如图3和图4所示,2015年下半年,混凝土原材料抽检指标中掺合料、钢筋、碎石3个分项指标环比均有上升,其中掺和料合格率大幅提升了3.04个百分点。但同时,砂的抽检合格率环比下降0.93个百分点,且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呈现连续下滑趋势。结合督查发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与部分砂石产地和供货渠道不稳定、进场见证取样复检不规范、不严格等因素有关。

  

  

  (二)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抽检合格率总体平稳,个别指标降幅大。

  如图5和图6所示,2015年下半年,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抽检4个分项指标中3个分项指标平稳,但抗氯离子渗透抽检合格率环比下降3.18个百分点,2013年以来,该分项指标合格率总趋势呈现持续下降,累计降幅达5.2个百分点。此外,2015年督查发现,有4个项目应做但未做“抗氯离子渗透”检验或检验频次不足。说明部分项目存在工程耐久性意识薄弱、工地试验室管理不到位和检测工作不规范等问题。

  

  

  (三)工程实体抽检合格率降幅明显。

  如图7所示,2015年下半年,港口码头、港区道路堆场、航道整治、船闸船坞等4类工程实体抽检中,港区道路堆场抽检合格率大幅下降,港口码头抽检合格率也有一定降幅。

  

  1.港口码头工程实体抽检合格率有一定降幅。

  如图8所示,2015年下半年,港口码头工程实体抽检指标中,桩基码头、重力式码头的工程实体质量抽检合格率环比分别下降2.79、1.54个百分点。

  

  (1)桩基码头预制构件多数分项指标抽检合格率有所提升,但钢结构防腐抽检合格率下降较大。

  如图9和图10所示,2015年下半年,桩基码头工程抽检9项分项指标中6项上升、3项下降,因下降指标的抽检数据量大,导致桩基码头总体合格率环比下降。桩、梁板等主要构件的预制和施工安装的抽检合格率环比上升了2-6个百分点,钢结构防腐抽检合格率环比下降幅度较大,达到4.71个百分点,混凝土保护层抽检合格率相对较低,环比下降1.27个百分点。上述抽检数据表明,桩基码头工程预制构件等分项指标抽检合格率有所提升,但涉及结构耐久性的个别指标控制力度不够,这与部督查情况较为吻合,施工预制场地标准化建设成效初显,但现浇作业环节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程度不高。

  

  

  (2)重力式码头多数分项指标抽检合格率波动明显。

  如图11和图12所示,2015下半年,重力式码头工程抽检8个分项指标中仅2项略有上升,其余6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向下滑移。仅有墙身构件预制、面层抽检合格率环比上升1.35、1.54个百分点,表明重力式码头质量控制出现松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砼保护层抽检合格率为88.04%,近3年首次跌至90%以下,环比下降3.68个百分点,波动明显。分析其原因,这与部分项目工程创优意识不强、质量标准执行不严格、一线作业人员技术培训不到位、过程控制松懈有关。

  

  

  2.港区道路堆场工程抽检合格率大幅下降。

  如图13和图14所示,2015年下半年,港区道路堆场工程所有分项指标抽检合格率均出现下降,整体呈现下滑态势,尤其是轨道及跑道梁和面层平整度两项指标,环比分别下降7.2、5.65个百分点,波动幅度大。上述抽检数据表明,港区堆场工程质量水平总体偏低,水工辅建项目不重视等老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分析其原因,这与施工力量多元化、专业化施工水平低、分包管理不严格等因素有关。

  

  

  3.航道整治工程水下隐蔽实体抽检合格率有所改观,但多数分项指标抽检合格率环比下降。

  如图15和图16所示,2015年下半年,航道整治工程抽检指标中,筑坝坝面、筑坝护底、护岸护底抽检合格率分别提升11.48、7.13、14.98个百分点,上升明显,表明上半年筑坝护底、护岸护底抽检合格率偏低的状况有了改观,水下隐蔽工程验收得到一定加强。但同时,其余7项分项指标的抽检合格率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筑坝坝体合格率下降幅度最大,达5.13个百分点。分析其原因,航道整治工程粗放型施工方式仍未扭转,小型预制构件外观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4.船闸船坞工程实体抽检合格率继续小幅上升,质量总体向好。

  如图17和图18所示,2015年下半年,船闸船坞工程抽检6个分项指标中,基础工程、闸首的抽检合格率提升10.05、4.93个百分点,闸底板(坞底板)、上下游引航道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下降2.96、3.17个百分点,且上下游引航道合格率连续上升的趋势没有得到延续。上述抽检数据表明,船闸工程总体质量延续上升趋势,但个别分项工程质量有波动。近年来,东部水网地区船闸工程项目增多,在施工标准化理念引领下,船闸工程质量施工工艺不断改进,总体水平稳中有升。

  

  

  四、质量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2015年下半年工程实体抽检总体合格率环比下降、质量出现波动情况看,结合各地反映的共性问题分析,水运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工程质量创优意识不强。在建设项目投资主体和管理模式多元化背景下,部分项目业主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高,自身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工程质量创优主观意愿不强,措施不力,存在盲目赶工期现象。部分参建单位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施工过程“三检制”执行不到位,精细化施工水平总体不高。

  (二)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施工单位履约能力偏弱,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责任未层层落实,人员变更次数多,到岗率低,水运工程辅建项目存在以包代管现象。有些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不合理,人员资格低于投标承诺,现场工作质量亟待提高。个别设计单位设计工作质量和现场服务不规范,施工图设计深度有待加强。

  (三)反复性通病问题治理力度不够。部分建设项目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走过场,一些多次发生、反复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工艺革新速度慢,过程控制和检验环节把关不严,整改复查工作流于形式,特别是砼保护层厚度、抗氯离子渗透、防腐涂层等耐久性指标控制需进一步加强,工程细部和外观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四)现场试验检测工作不规范。部分地区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存在工地试验室建设和试验检测管理工作欠规范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工地试验室人员配置不能满足资格要求,部分设备检校不及时,自校设备未按规程自校,以及检测项目不全、频率不足、数据不连续、报告内容不全面等。

  (五)施工标准化工作推行力度不足。部分参建单位对施工标准化工作认识不到位,有抵触情绪;个别地区施工标准化建设,仅侧重于预制场(站)硬件标准化,导致从业单位认为标准化意味着“加大投入”,施工工艺、管理行为等标准化建设未及时跟进,施工标准化建设过于片面化,影响了施工标准化向纵深发展。

  五、有关要求

  (一)贯彻落实2015年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2015年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质量为本、安全为先,以促进参建各方责任落实为重点,切实推行依法监管,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努力适应管理力度更大、标准需求更高、监管信息更透明等行业新常态,积极推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新发展。

  (二)围绕打造“品质工程”这一核心,切实做好施工标准化建设。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围绕打造“品质工程”这一核心,以及施工标准化建设总体布局,切实将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标准化”的形式全面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施工现场,做到现场布设标准化、项目管理行为标准化和施工工艺标准化,促进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营造“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准管理”的品质管理氛围,构造符合品质工程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加大过程质量控制力度,有效解决质量通病问题。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针对本地区工程质量管理中反复出现的顽固性质量通病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目标和要求,加强技术引导和监督检查;督促从业单位完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严格试验检测、配合比设计、技术交底等环节的过程控制,规范施工自检和监理隐蔽验收工作,有重点的逐步解决长期影响结构耐久性和外观质量的通病问题。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6年2月26日        

  抄送:有关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站),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部水运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