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 洪晓枫
【主持人】 2016-05-24 09:30
各位网友大家好,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部科技司洪晓枫副司长,请他来为我们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洪副司长您好!
【洪晓枫】 2016-05-24 09:31
大家好!很高兴再次做客部网站在线访谈,与大家进行线上交流。
【主持人】 2016-05-24 09:32
洪副司长,《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交通运输部首次编制的标准化方面的专项规划,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洪晓枫】 2016-05-24 09:33
一、加强标准化建设,是国家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需要。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政府实现职能转变、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十八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等作出重大部署。三中全会首次将标准与战略、规划、政策并提,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要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洪晓枫】 2016-05-24 09:35
二、加强标准化建设,是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改革工作需要。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加强标准化管理制度机制、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国际化等全过程工作,是对全面落实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及2015-2016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关工作要求的体现。
【洪晓枫】 2016-05-24 09:37
三、加强标准化工作,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内在需求。加强和改进标准化工作是实现交通运输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交通运输行业落实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需要标准化支撑,要把加强和改进标准规范工作作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在深化改革背景下,面对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的形势和任务,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不适应和跟不上的问题,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标准总量、质量尚不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标准实施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经费保障有待落实等制约行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在新形势下标准在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杠杆作用、规制作用、支撑作用和协调衔接作用日益凸显,“十三五”期行业发展对标准化工作需要迫切。为此,行业标准化工作必须主动适应“四个交通”建设发展的新需要,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健全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
【洪晓枫】 2016-05-24 09:40
“十三五”是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交通运输发展必须坚持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先行官”要求,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标准化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技术性基础工作,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在服务、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统筹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改革,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标准化水平,制定本规划。
【主持人】 2016-05-24 09:42
请您介绍一下,当前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状况如何?
【洪晓枫】 2016-05-24 09:4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深入贯彻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工作战略部署,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促进了交通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是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交通运输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交通运输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统筹协调衔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标准和重大事项。构建了26个覆盖交通运输主要领域的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凝聚了一大批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才队伍。制定了较为全面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领域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为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技术标准体系,发布了综合交通运输、交通物流、信息化、工程建设、道路运输、城市客运等重点标准体系。在高速铁路、公路工程、水运工程、城市客运、运输服务、邮政快递、安全应急、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大急需标准的制修订,现行有效标准达到3200余项,满足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三是质量保障体系得到加强。在工程建设资质管理、项目审查、质量监督、工程验收等环节,通过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程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手段,强化了现行有效标准实施。发布了重点监督管理产品目录,连续多年对道路沥青、公路护栏、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设备、北斗导航车载终端等重点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成立了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和国家船舶舱容积计量站等,初步形成了行业计量量传溯源体系。四是标准国际化工作得到推进。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标准化活动,主持制定国际标准20余项。组织编译出版110余本交通运输标准规范外文版,并在海外工程项目中使用,推进了交通运输标准“走出去”。组织编译出版《国外道路最新技术与标准规范译丛》,为国内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规范提供了重要样本。
【主持人】 2016-05-24 09:49
《规划》都有哪些特点,重点关注了哪些方面?
【洪晓枫】 2016-05-24 09:50
《规划》首次从综合交通运输角度,制定标准化规划,归纳了行业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对今后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进行布局,在编制思路上把握了“四个结合”。一是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规划》注重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改革工作要求,聚焦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突出问题,立足交通运输提质增效升级的现实需求,从理顺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机制、强化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标准实施和监督评估、加强标准化技术支撑机构和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队伍建设等方面,设置发展目标、提出重点任务、落实保障措施、解决关键问题。二是体系建设与重点工作相结合。以《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提出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为指导,结合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实际,提出了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框架,将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建设归纳为“法规制度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和标准国际化工作体系”等“五大体系”。规划围绕“五大体系”布局发展任务和发展目标,是对已发布的《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的深化和落实。同时,针对工程建设、安全应急、节能减排等行业发展最为迫切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制修订和研究重点,并以专栏形式加以描述,体现了标准化工作与部重点工作的紧密结合。三是协调衔接与自身特色相结合。《规划》注重与《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衔接,参照了《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体例要求,尽量兼顾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和城市客运等领域标准化工作。同时,作为行业首次编制的标准化规划,突出了自身特点,统筹标准、计量、质量的体系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增强了《规划》的指导性。四是宏观指导和具体落实相结合。《规划》结合了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挥标准在行业发展中的规制作用、杠杆作用、衔接作用和支撑作用,突出标准的战略基础功能。同时,在发展目标中提出了量化指标,并在主要任务中重点突出了标准制修订、标准实施与监督评估、计量能力建设等具体工作,使《规划》落实更有操作性。
【主持人】 2016-05-24 09:57
《规划》提出了突出一条主线、坚持四项原则、聚焦六大领域、部署八大任务的总体框架。到“十三五”末,我们预期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洪晓枫】 2016-05-24 09:58
《规划》总目标与规划主线紧密结合,回答了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明确了“到2020年建成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的标准化体系”的总目标,并在管理制度机制、标准制修订、计量体系、质量监督、标准化基础能力等方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设定了分目标。在标准化管理制度机制方面,提出了“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评估和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这一目标是在《规划》8大任务提出的管理制度机制任务基础上,结合今后一段时期行业发展需求和现实基础提出的。在标准制修订方面,提出了2个定量指标。一是在工程建设、安全应急、节能环保方面,完成重点强制性标准制修订66项,包括铁路10项,邮政6项,公路水运标准50项。这一目标依据《规划》对“十三五”期强制性标准制修订重点的定位,在梳理和归纳各专业领域强制性标准制修订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二是在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信息化、节能环保等领域,完成重点推荐性标准制修订827项,包括综合运输70项,安全应急137项,运输服务230项,工程建设和养护165项,信息化131项,节能环保94项,该目标是在征集专业标委会标准制修订意向基础上,结合交通运输行业迫切需要发展的六大重点领域及其相应的推荐性标准制修订内容而设定的。在计量体系方面,提出了2个定量指标,一是完成公路、水路计量技术规范60项,这一目标根据《规划》对工程建设养护、运输服务、安全应急和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开展计量技术规范制定计划整理而得;二是部门最高计量标准取得授权的数量不低于30项,这一目标根据《规划》对“十三五”计量工作的需求整理而形成。在质量监督方面,提出了1个定量指标,即制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40项,该目标对应了《规划》在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中,制定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要求。在标准基础能力方面,定性提出了建立多方参与的标准化工作平台,协同推进标准化工作格局等方面的目标,该目标在《规划》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部分进行了具体落实,目的是解决制约行业标准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和经费问题。
【主持人】 2016-05-24 10:05
请您谈一下,怎么做才能完成《规划》的这些目标呢?
【洪晓枫】 2016-05-24 10:06
《规划》重点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及国家和行业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指示精神,统筹推进标准、计量、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明确了“十三五”交通运输标准制修订的六大领域,提出了“十三五”标准化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系统阐述了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具体工作内容。
【洪晓枫】 2016-05-24 10:07
一是在管理体制方面,加强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重点是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与机制,主要包括:研究制定《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交通运输标准实施监督及评估办法》等标准化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标准化成果奖励制度,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标准化信息平台,实现标准制修订过程的在线管理和信息共享,提高标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加强对交通运输标准化统计制度等政策研究,建立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公益类推荐性标准文本。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制定地方标准。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推动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培育和发展。
【洪晓枫】 2016-05-24 10:09
二是在强制性标准制修订方面,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国家标准化体系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于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从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满足社会经济管理为根本目的,按照适用范畴,梳理、归纳“十三五”期的交通运输行业强制性标准制修订任务,重点集中在工程建设、安全应急、节能环保领域,共计66项,包括铁路10项,邮政6项,公路水运标准50项。
【洪晓枫】 2016-05-24 10:11
三是在推荐性标准制修订方面,突出“抓重点”,完善与强制性标准相配套,满足行业重点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和管理需求的推荐性标准,重点在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信息化和节能环保六个重点领域,完成重点推荐性标准制修订827项,包括综合运输70项,安全应急137项,运输服务230项,工程建设和养护165项,信息化131项,节能环保94项。
【洪晓枫】 2016-05-24 10:12
四是在标准国际化工作方面,强调引进吸收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推动中国交通运输标准走出去。在组织方式上,可结合海外工程承包、设备出口和对外援建推广中国标准,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国内外宣传交流与培训,学习借鉴典型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化管理经验等。
【洪晓枫】 2016-05-24 10:13
五是在标准实施方面,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通过完善标准实施推进机制,促进标准实施,如通过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品质量认证、市场准入、工程验收管理等方式促进标准应用,以及加强宣贯培训等;二是围绕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完善成套系列标准体系,如围绕综合客运枢纽、旅客联程联运、货物多式联运、铁路工程建设、道路货运车型、快递运输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交通标志标识设置等行业发展重点工作,加快研制重点标准,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结合工程实施,系统推进成套标准的宣贯与应用,落实标准审查责任制、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有效支撑和保障行业重点任务的顺利推进。
【洪晓枫】 2016-05-24 10:15
六是在计量体系建设方面,确定了三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完善交通运输专业量传溯源体系。加强交通运输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开展计量标准器具研制,重点研究动态测量、远程测试、无损检测、多参数集成测试等量传溯源方法。编制交通运输计量技术规范体系表,加强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二是加强计量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和国家船舶舱容积计量站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推动省级(区域)专业计量站发展和行业计量服务网络建设。筹建全国交通运输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健全行业计量管理协调工作机制。三是加强行业计量监督管理。完善交通运输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计量管理目录,加强对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行政执法等领域计量器具的监管,提升行业重点计量器具质量。强化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计量检定及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对行业计量检定技术机构和检定技术人员的监督管理,规范检定行为。
【洪晓枫】 2016-05-24 10:18
七是在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方面,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加强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促进质量监督的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和产品与服务认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任务。在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方面,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督查机制。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和质量安全信用信息采集评价机制,加强工程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制度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在强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方面,通过完善交通运输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修订行业重点监督管理产品目录,健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部省联动机制,扩大抽查种类和范围,加大抽查力度。制定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开展服务质量监督抽查试点。在检验检测方面,继续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建设高水平的检验检测技术联盟,建立健全科学、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在行业重点监管产品的认证方面,完善自愿性认证制度,提高自愿性产品认证在设计、招投标、工程建设等活动中的采信度。着力开展节能减排产品等的认证工作。探索服务认证方法及模式,逐步开展服务认证。
【洪晓枫】 2016-05-24 10:21
八是在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加强标准与科技互动,将标准制修订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科研计划,对重要标准的研制积极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将标准作为相关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优化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布局,减少专业交叉,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企业标准化人员培养,加强行业计量、检验检测、认证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建立行业标准化专家库。将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业绩与技术职称评定、个人荣誉与待遇挂钩,吸引优秀专业人才从事标准化工作。
【主持人】 2016-05-24 10:23
《规划》的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如何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呢?
【洪晓枫】 2016-05-24 10:24
为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从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渠道、加强标准化宣传等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在组织领导方面,强调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理顺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机制,做好相关专项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在协调推进方面,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切实把研究、制定、宣传、实施、监督、创新和国际化作为标准化工作的有机整体,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对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建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科研机构的协同机制,大力推进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制一体化。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学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出版机构各方在标准制修订等工作中的作用,形成标准化工作合力。在资金方面,强调对国家和行业标准经费,纳入部门预算予以保障;对推荐性地方标准,争取地方财政予以保障;对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加大投入。在标准宣贯方面,强调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宣传标准化理念,提高标准化意识,营造标准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主持人】 2016-05-24 10:27
非常感谢洪副司长全面、专业的解读。我们下期访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