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党组成员在公交都市创建中期推进会上的讲话

文号:无

文号

索引号

000019713O09/2016-00986

公开日期

2016年01月07日

主题词

领导讲话

机构分类

运输服务司

主题分类

机构领导

行业分类

城市公共交通运输

公文类型

其他

刘小明
(2015年12月20日)

同志们:
上午好!当前,正值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打好“十二五”收官战和谋划“十三五”工作的关键时刻,我们组织召开这次公交都市创建中期推进会,主要任务是通报第一批创建城市创建工作中期进展情况,总结交流创建成绩和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十三五”期公交都市创建工作。这次会议,我们选择在宁夏召开,安排了经验交流和现场参观,并请三个督导组介绍第一批创建城市中期督查情况,部综合规划司张大为副司长也将就部相关扶持政策落实提出意见,目的很明确,一是请大家到中西部地区实地看看,体会一下在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是如何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和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二是促进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三是进一步推进相关政策落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银川市政府、宁夏交通运输厅对本次会议高度重视,马云海副秘书长、白尚成市长、许学民厅长亲自到会。马云海副秘书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许学民厅长介绍了宁夏公交都市创建情况,我们为宁夏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的成就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为银川市城市建设和公交都市创建取得的成就而高兴。
刚才,宁夏、广东两个省厅和银川、郑州、南京、乌鲁木齐四个城市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创建经验,银川市通过亮牌评星争先锋,进一步改进行风政风,提升群众对公交行业的满意度。郑州市将公交都市作为市长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全面推进“九大任务”。南京市建立了公交优先高位协调机制,打造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公共自行车、公交专用道等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乌鲁木齐市大力推进快速通勤系统建设,建成快速公交(BRT)系统128.9公里,站台175个。这些创建经验对我们很有启发,很有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整理印发了各地的创建经验,请大家认真学习,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本地的创建工作。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公交都市创建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部党组的基本判断是,“十三五”期,仍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仍然没有变。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机遇难得,发展任务繁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政府要做、能做、也应该做好的工作。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正是我们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科学认识新形势、准确把握新要求,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让群众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城市公交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经济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十三五”期,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城市公交出行需求持续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末,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年出行量将达1200亿人次左右。同时,广大群众对公共交通的便捷程度、出行的舒适程度以及安全保障水平等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有力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城市公共交通在提高保障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切实提升服务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
(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城市公交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社会公众对城市公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强,对城市公交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相比于“管理”,“治理”更强调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和发挥市场机制,更强调管理与服务的统一。全面深化公交行业改革,迫切需要加快提高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由过去关注行业发展需求,拓展至关注乘客需求和企业需求,实现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的转变,加快推进政府善治、市场巧治和社会共治。
(三)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要求城市公交在综合运输服务中发挥更重要作用。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切实发挥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部党组提出要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升级版。城市公共交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了客运系统的绝大部分运输任务,又承担着与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换乘的纽带作用。推进交通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要求城市公交不断拓宽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加强与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推动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效能的最大化。
(四)新一轮科技革命要求城市公交加快创新驱动和智能化发展。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对人们日常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新科技的运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对行业服务范围和服务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巴士服务已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普及开来,仅北京市就有至少8个不同品牌的互联网巴士服务平台。“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要求城市公交行业主动拥抱互联网,顺应互联网发展形势,加快运营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智能化发展水平,服务“互联网+”下的群众出行的新需求。
(五)推进绿色发展要求发挥公交在解决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中的重要作用。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社会发展方式,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向世界承诺,到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我国城市人口总量大,居住密度高、土地资源匮乏,同时私人小汽车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环境压力持续上升,成为建设宜居城市和体现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得到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有研究显示,我国的城市交通拥挤造成的损失每年超过3600亿人民币。同时,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和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全国机动车每年排放污染物约4500万吨。随着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绿色作为引领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将由“软约束”变成“硬指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城市交通发展必须走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加快推广新技术和新能源装备,倡导绿色出行,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六)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发挥城市公交带动引导作用。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建设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服务网络,是推进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依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公交作为居民出行的最主要、最基本方式,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城市公交充分发挥以城带乡作用,通过将公交服务逐步延伸到城市周边或城市全域,不断提升公交服务广度和深度,增进城乡客运融合,并发挥好与城市对外交通方式的衔接协调作用,全面满足广大群众出行需求。
二、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2012年部启动公交都市创建活动以来,各地积极践行“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经过三年努力,37个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共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35万标台,占全国总量的55%,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92条、运营里程2793公里,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7%和96%。公交专用道长度达到3540公里,占全国总量的51%,快速公交(BRT)运营里程达到1500公里,占全国总量的54%;公交车平均进场率7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11个百分点。第一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顺利完成中期任务,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城市公共交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理念得到新提升。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公交都市创建,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定位进一步确立,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将公交都市创建确立为民生工程,把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确立为城市政府发展理念,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和行动。从省级层面看,北京、河北、天津、内蒙古、宁夏等10多个省份出台了关于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公交优先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的支持力度。江西省人民政府于上周三组织召开了全省公交优先发展工作会议,部署“十三五”公交优先发展工作。从城市层面看,各城市充分发挥城市人民政府的创建主体作用,把公交都市创建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予以重点推进,建立了市领导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研究解决了一大批制约公交发展的突出问题。济南、广州、南京、长沙等城市人民政府还印发了加快公交都市创建的专项文件。
(二)城市公交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各相关省份和创建城市围绕公交优先理念,注重以政策制度创新激发城市公交发展内生动力,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先行先试,出台了很多内容实在、含金量高的政策意见,有效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山西省政府将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列入综改试验区建设范畴,出台的《支持省城太原率先发展若干措施》把公交都市作为重点支持项目。哈尔滨市制定出台了《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要求在规划建设大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时,必须配套建设公交场站,并与项目主体工程实现“五同步”。南京市委市政府3年内先后出台有关公交优先发展的相关政策30余个,全面覆盖公共交通法律、投资、财政、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为公交都市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城市公交设施设备建设迈出新步伐。各地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加快推进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车辆更新,取得显著成效。银川市设置公交专用道124公里,信号优先41处;投资3.5亿元建设综合枢纽和公交场站15处。北京市3年共建成公交场站22处,完成了15处场站改造;共建成P+R停车场40处,8000余个停车位;共设置公交专用道395.2公里,有效提高了公交车通行效率。深圳市建成新能源公交充电站86座,充电桩1389根,基本覆盖全市10个辖区;开通新能源公交线路192条,形成新能源公交服务网络。长沙市淘汰下线黄标公交车1000余辆,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占比80.7%;新增公交站场面积约10万平米,基本满足公交进站停保需求。郑州市加快快速公交(BRT)建设,形成“3主41支”BRT网络和全国首个“双环双快”的快速公交运营体系。南京、武汉、大连等城市相继建设开通10余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公交走廊对客流的聚集效应日益凸显。此外,各地相继建成一批集城市公交、出租车、长途客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方便广大群众零距离换乘。南京市加快城市公交电动化发展,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2305辆、清洁能源公交车3181辆,共占公交车总量的67.5%。在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南京市击败伦敦、新加坡等世界知名城市,在全球94个城市提交的21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全球城市交通领袖奖(C40城市奖)。奖项评委会认为,南京的成功给全球各大城市极大的启发:即城市公交电动化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佳途径之一。
(四)城市公交行业服务质量跃上新台阶。各地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品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动态监控和实时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定制公交、商务快巴、旅游专线、社区巴士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遍地开花,先进班组和模范个人不断涌现。大连市针对不同出行需求,开通定制公交、社区巴士、地铁商务快线、机场商务快线等多种形式线路,构建城市多层次公交出行体系。银川市公交开展“亮牌评星争先锋”活动,先后涌现25个先锋车组,189个先锋个人,企业文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深圳市在1000辆公交车辆上安装无障碍导盲设备,并为视障人士配置手持终端,提供公交无障碍导盲服务。重庆市完成了511条线路、8545辆公交车上智能调度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58条线路、1496辆车的WIFI服务覆盖。西安市开通并优化公交旅游专线,重点旅游景点公交线路覆盖率提升至87%,途经旅游景点公交线路185条,并较好实现了与轨道交通的“无缝接驳”。乌鲁木齐市加快公交智能化调度与监控系统建设,实施“三级调度指挥”管理模式,国有公交车辆车载设备和车内视频监控设备安装率达到100%,乘客服务满意度提升7个百分点。
(五)城市公交行业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各地积极推进公交改革和模式创新,完善行业体制机制,探索实施公交票制票价动态调节、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公交用地综合开发、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招投标制度等,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共交通综合治理能力。北京市2014年底启动公交票价改革,按照“公益公平、多乘坐多付费、适度政府补贴、保障运营安全”原则,理顺公共交通票制票价体系,并建立了公交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昆明市积极推进“地铁+上盖物业”开发模式示范项目,在轨道1、2号线探索分层次设立土地使用权,创新轨道交通建设土地多层空间开发模式。深圳市构建公交服务指数及服务质量考核体系,提出覆盖轨道交通、常规交通、出租车三种出行方式和步行、候车、乘车、换乘四大出行环节的30类、64项考核指标,并通过云数据汇聚评价全市公交服务质量,实现对公共交通服务及服务质量的监测及发布。同时,各地公交企业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改善公交一线职工待遇,提升公交队伍整体素质,树立公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长沙市政府2014年投入336万元,专项用于公交驾驶员实习和上岗培训,提升服务技能。
通过总结各地三年的创建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公交都市创建已成为推进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成为凝聚城市公交改革发展共识的重要平台,成为创新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品牌,应当继续坚持。主要成效体现在三个转变上:一是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引领”转变。即从过去公交服务被动追随城市出行增长需求,转变为通过打造公交走廊、综合枢纽,主动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用地调控。二是从“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即公交发展从过去“就公交谈公交”的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主导的市长工程,形成政府搭台,多部门密切协作、相互配合、统筹推进的新格局。三是从“具体项目”向“全面推进”转变。即从过去公交发展注重于单一项目建设,转变为公交投资、用地、路权等全方位、立体式实施优先战略。
以上成绩和经验的取得,得益于各相关省份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创建城市的真抓实干,得益于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更凝聚了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交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交通运输部,对大家的艰苦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奉献在公交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公交都市创建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规划先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城市公交未能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公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部分规划理念滞后,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中心区功能过度集中、新区功能普遍单一,交通需求分布不均衡,居民出行总量和出行距离大幅增长,对个人机动化出行方式的依赖仍然强劲。二是公交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确立。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在缓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城市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普遍不足60%,与国外同类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三是公交服务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公交服务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信息服务差、等车时间长、行车速度慢、乘车环境差、换乘不方便”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公交基础设施不足,城市公交枢纽场站、公交专用道等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城市公交运营调度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四是公交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行业政策制度不完善,行业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滞后,公交定价调价机制和补贴补偿制度不健全,公交设施用地综合开发、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等重要制度尚未有效落实。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公交企业经营普遍比较困难,改善服务动力不足,职工待遇低,队伍不稳定。
上述问题,有认识上的问题,有顶层设计的问题,有发展环境的问题,有制度执行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类、科学、加快协调解决。请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增强做好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创新思路,完善举措,确保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三、全面推进“十三五”期公交都市创建工作
“十三五”期,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和公交优先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城市公交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提升城市公交引导城市发展能力、服务保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治理能力,努力打造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经济可靠、绿色低碳的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权益。
公交都市创建和公交优先发展的总体愿景是:全面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出行需要,与我国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相匹配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众出行满意。实现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群众出行更加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经济可靠、绿色低碳,公共交通成为群众出行的优先选择。二是行业发展可持续。实现城市公交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公交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与城市交通承载力的科学匹配;公交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十三五”期,部已明确将在系统总结推广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创建范围,围绕规划引领、智能公交、快速通勤、综合衔接、绿色出行和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等方面,重点面向中等规模城市,再选择50个左右的城市,分主题、分类型进行示范创建。在公交都市创建和推进公交优先发展上,融入“五大理念”,具体推进以下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全面培育公交优先发展新动力。将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第一动力,贯穿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的始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保障公交优先发展。一是深化城市公交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城市公交管理职责,推进建立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城市公交管理体制。二是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公交企业改革。按照“规模经营、适度竞争”原则,通过市场化手段,适度整合城市公交运营主体,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引导企业适度开展与运输服务主业相关的其他经营业务,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三是健全公交用地综合开发政策落实机制,推动城市公交枢纽周边和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等城市公交走廊沿线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城市公交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四是完善公交票制票价制定和调节机制。进一步规范城市公交企业运营成本核算,科学确定城市公交成本票价。按照“成本定价、折扣优惠”原则,综合考虑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公共财政能力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城市公交票制和执行票价,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坚持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将协调作为促进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优势互补、要素联动、共同发展。通过内外协调、区域协调、方式协调、部门协调,发挥公共交通在优化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加快实现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公交发展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综合协调、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并在城市群、都市圈范围内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公交发展协调机制。二是促进各类城乡客运方式的合理分工、有效衔接,加快补齐短板,形成城乡客运快速网络、干线网络、集散网络的均衡发展格局,建设城乡客运综合运输体系。三是开展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工程建设,坚持以城带乡,统筹规划城乡及都市圈、城市群公交发展,助推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可持续的公交发展模式。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按照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要求,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通过结构绿色、装备绿色、消费文化绿色、资源分配绿色,努力推动绿色公交建设,回应广大群众对缓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热切期盼。一是加快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联合相关部门,从“关注车辆的畅通”转向“关注人和物的畅通”,加快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充分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地理形态、空间布局和交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价格、科技等“组合拳”,从交通出行的各个环节入手,依法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差异化交通拥堵治理措施。二是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及部实施意见,将城市客运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落实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助政策,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新能源车辆的运营比重,力争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公交车总量达到20万辆。三是加强绿色出行文化建设。进一步开展好“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积极联合公安、住建等部门,整合宣传载体,共同倡导绿色出行理念,丰富活动内容,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营造社会各界支持公交优先、优选公交出行的氛围。
(四)坚持开放发展,全面优化城市公交发展环境。在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下,通过对标国际一流公交都市,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公交优先在技术装备、标准规范和专业人才等多个方面的交流。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完善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促进社会资本和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交通发展,形成通过市场竞争和社会监督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的良性机制。一是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加快形成以服务质量招投标为主的公交线路经营权确定方式。二是转变政府补贴补偿为购买服务,加快建立与公交服务质量考评相挂钩的政府购买城市公交服务机制,科学制定与公众基本出行需求及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相适应的城市公交购买服务方案。三是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融资模式,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枢纽等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五)坚持共享发展,全面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系统。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公交服务,是检验公交都市创建成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围绕群众对公交快捷性、便利性和智能化、多元化的要求,全面提升公交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提升公交快捷性。进一步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城市快速通勤系统建设,并在主要城市群形成以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为主骨架的城际客运快速通勤系统。二是提升公交便利性。加大城市公交运力投放,科学配置运力,科学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发车频率,合理控制高峰时段车辆满载率,提高空调车比例,让公众乘车更舒适。科学优化公交线网,扩大线网和站点覆盖范围,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等多种方式网络的融合衔接,研究提高公交线网同站台换乘比率,提升城市公交集疏运效能和换乘便利性。加强公交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出行提供无障碍服务。三是提升公交智能化水平。深化城市公交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顺应“互联网+”发展新形势,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城市公交出行信息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具有城市公交便捷出行引导的智慧型综合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向公众提供全链条、全方式、跨区域的综合交通“一站式”信息服务。四是大力推进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部党组对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高度重视,列入2015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10件实事”。经各方共同努力,到今年底将有39个城市具备互联互通条件。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是公交都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公交都市创建验收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地要按照部统一要求,加快推进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更好实现便捷支付。五是提升公交多元化服务。不断丰富城市公交服务形式,鼓励开行大站快车、区间车等多种运营组织形式,积极发展商务班车、定制公交、社区公交、旅游专线等多种形式的特色服务,更好满足上班、上学、就医、旅游、购物等多样化出行需求。六是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广纳民意,切实了解群众需求;完善群众对创建成效的评价机制,让群众有更大的获得感,共享创建成效。七是加强宣传和社会沟通。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在城市交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但许多由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管理等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却集中反映在交通运输领域。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与广大群众的沟通交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群众更加理性看待城市交通发展的规律,更加了解公交都市、积极支持公交都市、主动参与公交都市。八是加强行业安全稳定工作。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主动做好运营安全管理;加强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做好公交安全防范工作,切实维护行业稳定。
同志们,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创建使命重大、正当其时。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推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再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群众便捷出行,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