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长江航务管理局:
为深入推进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创建工作,引领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交安监发〔2016〕21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交办安监〔2016〕193号)要求,部组织编制了《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标准》),现予以发布。请认真贯彻执行,并按以下要求开展好相关工作:
一、充分认识品质工程评价标准和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将质量强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开展高端品质认证,推动质量评价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跃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更、动力变革;突出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为建设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等提供有力支撑。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的高度重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指明了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提升的主要目标和努力方向。
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是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国务院质量提升行动决策部署和深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开展品质工程评价,树立行业标杆和示范,不断总结和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成果,引领和推动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品质公路水运基础设施网络,实现交通强国和质量强国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品质工程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本着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评价标准和程序,科学组织、扎实有序地开展评价工作,真正选树一批经得起时间检验、引领行业进步的品质工程,推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二、品质工程评价范围与内容
列入国家和地方交通基本建设计划的在建和已交工或竣工验收的公路水运工程项目,均可参加品质工程评价,不局限工程建设规模和等级。
品质工程评价分为示范创建项目品质工程评价、交竣工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农村公路(三四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评价对象为工程项目整体。
(一)示范创建项目品质工程评价。
示范创建项目品质工程评价是以在建的二级及以上公路工程项目(含独立桥梁和独立隧道)、水运工程项目(含港口、航道)为评价对象。评价以设计和施工阶段为主,主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落实打造品质工程主要措施及阶段性成果的综合评价。评价应在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建安费的50%后且交工验收前进行。
(二)交竣工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
交竣工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是指对工程管理或技术达到行业同时期同类工程的领先水平、示范引导作用显著的项目进行评价,以已交工验收的二级及以上公路工程项目(含独立桥梁和独立隧道)、已竣工验收水运工程项目(含港口、航道)为评价对象。评价包括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主要对工程建设成果“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公路工程评价应在工程项目完成交工验收满2年且不超过5年进行,同时项目还应经过试运营且通过国家规定的专项验收;公路工程评价工作结合工程竣工验收质量鉴定工作一并进行。水运工程评价应在工程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后且不超过3年进行。
(三)农村公路(三四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
农村公路(三四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是以已竣工验收的三、四级农村公路项目为评价对象,主要对工程建设成果“实、安、绿、美”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评价应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且不超过2年进行。
三、品质工程评价组织与程序
(一)评价组织。
品质工程评价结果分为部级品质工程项目和省级品质工程项目两个等级。交通运输部指导全国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工作,负责制定评价标准,组织开展部级品质工程项目的评价工作。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的组织实施,负责部级品质工程项目的组织推荐工作。
(二)部级品质工程项目评价程序。
1.项目申报。根据部年度评价工作部署安排,按照自愿申报原则,项目建设单位根据《评价标准》开展自评,填写《申报表》,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其中,申报交竣工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农村公路(三四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的,也可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申报。
2.项目推荐。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现场考核和评价。评价为省级品质工程项目的,应在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核查异议不成立的,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定后确定为省级品质工程项目,并予以公布。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部年度评审要求,在省级品质工程项目中,择优提出推荐参评部级品质工程项目名单,并出具评价意见和推荐顺序报部。对于交工和竣工项目,省级交通运输部主管部门还应组织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
3.项目认定。部组织专家对各省推荐的品质工程项目进行评价,认定部级品质工程项目,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交通运输部应在其门户网站公示专家评价结果,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核查异议不成立的,经部审定后确定为部级品质工程项目,并予以公布。
4.专家评审。省级及以上交通运输部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价时,应选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丰富实践经验,并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专家评审组一般不少于7人,专业应涵盖设计、管理、施工、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评价时实施专家回避原则。
四、有关工作要求
(一)夯实创建基础。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建立完善品质工程创建保障和评价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落实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主体责任,强化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建设资金、合理工期等基本要素的保障。进一步完善招投标管理机制,倡导优质优价,为项目打造品质工程创建良好市场环境。
(二)完善激励机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品质工程激励机制,推进工程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质量安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推动将打造品质工程作为企业信誉的价值追求。对评定为省级或部级品质工程项目的,可在信用评价、项目评优、从业人员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鼓励,对品质工程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
(三)加强跟踪督导。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评定为品质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和跟踪督导,出现以下情形的,应取消其评定结果并予以公布。一是项目申报资料存在弄虚作假的;二是示范创建项目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评价标准》基本要求的;三是交竣工品质工程示范项目或农村公路品质工程示范项目,项目运营期间出现严重质量缺陷的(由于自然灾害导致质量问题的除外)。对于申报资料弄虚作假的从业单位,还应将相关不良行为纳入信用评价系统。
(四)加快成果推广。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项目管理创新和工艺、技术及装备创新,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努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与共享。不断完善落后工艺装备的淘汰机制,加快淘汰制约质量安全提升的落后工艺、装备,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四新技术”,提升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管理与技术水平。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7年12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
(试行)
一、总 则
(一) 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是对工程建设过程及成果进行的综合评价。评价为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项目,应当满足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建设目标,工程管理或技术达到行业同时期同类工程的领先水平,示范引导作用显著。
(二) 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分为示范创建项目品质工程评价标准、交竣工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标准、农村公路(三四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标准三类,均由基本要求、评价指标、加分指标、总体评价等四部分构成。
(三) 基本要求为控制指标。其中有一项不满足要求的,工程项目不具备申报资格。
(四) 评价指标是对项目落实《指导意见》各项措施取得的实效进行量化评分,由二级或三级指标体系构成,相应评分方法见评价说明。评价指标满分均为1000分。申报部级品质工程项目的,高速公路和大型水运工程评价指标分数不得低于800分,其他工程评价指标分数不得低于700分。
(五) 加分指标是鼓励项目结合自身优势和功能属性开展重点攻坚与创新突破,对管理或技术创新取得明显优于同类工程水平、且示范作用显著的做法进行加分。同时,对交工或竣工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或荣誉进行加分。其中,示范创建项目和农村公路项目(三四级)加分指标满分为200分,交竣工项目加分指标满分为300分。
(六) 总体评价是对项目在打造品质工程中的特色做法、主要经验、实施效果、示范作用等方面的概括性评价,不设分值。对于申报部级品质工程项目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提出项目总体评价的初步意见,由部组织专家组根据核实情况作出最终总体评价。
(七) 项目总得分为评价指标得分和加分指标得分之和。
(八)公路水运品质工程除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有关要求。
二、示范创建项目品质工程评价标准
(一)基本要求
序号 |
评价内容 |
1 |
项目建设基本程序符合规定。 |
2 |
项目参建单位没有因在本项目发生围标串标、恶意低价抢标、挂靠借用资质、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被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报或行政处罚的。 |
3 |
已完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
4 |
工程未存在严重质量缺陷或重大安全隐患。 |
5 |
工程未发生质量事故或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以及其他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事件的。 |
6 |
工程建设期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等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事件的。 |
7 |
项目没有因党风廉政违法违纪案件被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 |
(二)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评价重点内容(分项指标) |
责任主体 |
审查资料 和方式 |
1.工程设计(200分) |
1.系统设计(80分) |
1.全寿命周期成本(5分) |
1.工可中开展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论证分析,分析全面,论证充分,造价合理。(5分) |
设计单位 |
工可文件 |
2.建养一体化(15分) |
2.工程结构物、服务设施、管理设施、安全设施等功能系统匹配,远景扩展需求考虑充分。(5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3.设计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运营养护阶段结构可检、可修、可换,检养通道设置便利,对于特殊结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法及要求;港口装卸工艺、船闸船坞设施设备以及电气控制等设计科学合理,便于维修维护。(6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4.施工期留埋监测设施考虑充分、设置合理、方便使用。(4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3.耐久性设计 (15分) |
5.结合工程特点和环境条件,有针对性的开展耐久性设计,明确耐久性指标及控制要求。(15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4.精细化设计(25分) |
6.地质勘察规范,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对特殊地质构造提出有针对性的勘察要求。(10分) |
勘察单位,设计单位 |
地勘、设计文件 |
||
7.总体设计要求明确、统一;专业设计衔接合理,细部及细节设计到位、要求明确,减少“错、漏、碰”措施得当,施工可操作性强,满足施工质量安全控制需要。(10分) |
设计单位 |
地勘、设计文件 |
|||
8.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相关设计,措施合理。(5分) |
设计单位 |
地勘资料、设计文件 |
|||
5.设计标准化 (8分) |
9.积极推行设计标准化,在优化结构构造、配筋配束、附属设施设计、消除设计通病等方面成效明显,在推进施工装配化、工厂化、机械化发展方面成效显著。(8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6.设计创新 (12分) |
10.设计方案融入先进的设计理念、文化创意,创新结构、功能完备,考虑先进适用的“四新”技术的应用。(12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2.安全设计(40分) |
7.安全设施设计(15分) |
11.安全设施设计精细到位。(15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8.灾害防御设计 (15分) |
12.工程地质灾害、自然灾害、环境灾害预防方案科学,应对措施考虑充分。(1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安评报告 |
||
13.应急救援设施设置科学、功能齐全。(5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9.安全评价与风险评估 (10分) |
14.在工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等阶段分别开展了安全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完善设计。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按照规定在初步设计阶段开展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工作严谨科学,并针对不同等级风险采取措施,制定相应应急预案。(1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3.生态环保设计(30分) |
10.生态防护 (15分) |
15.选线选址科学合理;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减少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占用。(8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16.采取科学的生态防护技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细化对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防护要求。(7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11.节能环保 (15分) |
17.节地、节水、节材技术措施先进、效果显著。(8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18.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环保、节能技术措施、环保材料、环保产品、节能产品,效果显著。(7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4.工程美学(20分) |
12.建筑艺术 (10分) |
19.路线线形、建筑结构、互通立交、桥梁隧道本体及环境景观、绿化景观、航道生态护岸等美观、实用。(1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13.环境融合 (10分) |
20.工程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体现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特色。(1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5.人性化设计(20分) |
14.人本服务功能(20分) |
21.公路工程:标志标牌、交通路况情报板等便民服务设施设置完善。(6分) 水运工程:航标导标、水上交通管制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设置完善。(6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22.公路工程:通道、天桥、声屏障等便民服务设施设置完善。(6分) 水运工程:客运站、进出港闸口等服务设施设置完善。(6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23.服务区、停车区、收费站、锚泊区等辅助设施的便民和服务功能设计完善,体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适应可持续发展需求。(8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6.设计服务水平(10分) |
15.后续服务 |
24.设计指导施工及时到位,开展了设计回头看和设计施工符合性评价工作,及时优化设计,设计施工配合良好。(5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25.设计变更规范、及时,无设计原因导致的公路工程重大变更或水运工程结构类型、使用功能的变更。(5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2.工程管理(200分) |
7.管理专业化(60分) |
16.管理目标 |
26.实行目标管理,打造品质工程的建设目标明确,围绕推进工程现代化组织管理模式开展项目管理策划,项目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创新措施科学明确。(6分) |
建设单位 |
内业资料 |
27.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将打造品质工程的目标、关键措施等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规划。(6分) |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 |
|||
17.管理体系 |
28.项目管理机构健全,岗位设置合理,岗位责任清晰明确,管理人员配备符合专业化管理要求,管理队伍能力和水平高。(8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招标与合同文件 |
||
29.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健全,积极推行QHSE、HSE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有效。(1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招标文件及内业资料 |
|||
18.基本保障 |
30.将打造品质工程的目标、关键措施、要求和激励机制等纳入招标文件或合同管理,效果明显。(6分) |
建设单位 |
招标与合同文件 |
||
31.建立完善品质工程创建政策保障机制,科学确定合理工期,实施优质优价,保障创新投入。(6分) |
建设单位 |
招标与合同文件 |
|||
32.标段设置合理,积极推进专业化施工,在推进施工机械化、集约化和工厂化建造等方面有成效。(6分) |
建设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3.施工单位分包管理制度健全有效,分包队伍关键人员能力和专业装备适应提升工程品质的需求。(6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4.施工单位定期开展对分包队伍关键人员及劳务作业人员的考核,严格执行“上岗必考、合格方用”制度,分包管理记录档案完善。(6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8.管理精细化(110分) |
19.精细化管理机制(20分) |
35.明确质量安全提升目标,围绕精细化管理,建立过程控制和结果考核机制。(2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 |
|
20.精细化管理措施(30分)
|
36.重点部位、隐蔽工程、附属工程等精细化施工管理措施有效。(14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7.开展质量通病系统治理、工艺攻关,治理效果显著。(8分) |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8.组织开展先进管理、工艺、装备、产品、技术等交流和推广,树立管理和实体标杆示范,各标段项目管理水平均衡发展。(8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21.智慧工地 |
39.推行工艺监测、结构风险监测预警、隐蔽工程数据采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远程视频监控等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整合应用。(2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22.工地建设标准化(16分) |
40.施工场站选址合理、安全风险可控,功能分区科学,满足施工标准化和安全生产要求。积极推行工点工厂化管理,生产效率高。(16分) |
施工单位 |
现场考察 |
||
23.施工作业标准化(24分) |
41.推行工艺标准化,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针对性强、可操作强。(8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42.推行首件工程制或典型施工,推进工艺、工序流程标准化。(8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43.推行施工装备专业化、智能化,施工作业机械化程度高。(8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9.班组管理规范化(30分) |
24.班组管理措施(30分) |
44.施工班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先进,实施有效。(5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45.推行班组人员实名制管理,实名制达到100%。(5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46.建立班组考核和奖惩机制,落实有力。(5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47.推行班组首次作业合格确认制和清退制度,班组作业标准化,在推动班组能力建设方面成效显著。(15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科技创新(100分) |
10.科技保障(20分) |
25.科技创新机制(20分) |
48.建立了运行有效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1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49.制定科技攻关计划,保障科研经费投入,规范专项经费使用。(1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11.技术创新与应用(80分) |
26.四新技术推广应用(30分) |
50.建立项目“四新”技术适用清单,并积极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取得成效。(3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27.创新工艺工法(50分) |
51.开展微创新和科技攻关提升工程品质,通过微创新,不断提升工艺、装备的可靠性、先进性;通过技术攻关,施工和管理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5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4.工程质量(150分) |
12.质量管理体系(20分) |
28.关键人履职责任落实(10分) |
52.建立质量管理关键人质量责任登记制度,明确项目各参建单位质量管理关键人岗位职责,做好记录实时更新。(10分) |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 |
29.质量责任终身制落实(10分) |
53.建立责任人质量履职信息档案,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10分) |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 |
||
13.质量风险预防管理(40分) |
30.质量风险管理(20分) |
54.开展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评估,建立工程质量重点难点分析清单,质量控制、监测措施有效,实现质量风险可知、可控。(1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55.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清除到位。(1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1.施工方案落实程度(20分) |
56.施工组织设计和重大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审批制度健全,审批手续规范、及时。(1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 |
||
57.施工现场严格按审批方案执行。(1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14.过程质量控制(60分) |
32.三检制落实(10分) |
58.执行工序自检、交接检、专检“三检制”;建立三检实施台账。(1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3.质量追溯(20分) |
59.质量形成全过程记录真实完整、闭环可追溯,隐蔽工程形成过程佐证资料齐全。(2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4.首件工程制(20分) |
60.制定首件工程制或典型施工实施细则。(5分) |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 |
||
61.制定项目关键工程的首件工程或典型施工计划清单和实施过程记录台账,首件工程的实施总结内容完整、针对性强,首件工程档案齐全。(7分) |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 |
|||
62.首件或典型施工实施成果审查审批及时,后续工程复制实施有效。(8分) |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5.产品质量管理(10分) |
63.建立完善原材料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优先选用认证产品,实施成品及半成品验收标识,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商品混凝土等质量实现可追溯。(5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64.建立材料供应商质量考核评价和清退机制,材料和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在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未发现不合格产品。(5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15.耐久性保障(30分) |
36.耐久性施工保障措施(30分) |
65.通过改进施工工艺,优选适用材料,改善施工条件,科技创新,落实耐久性保障措施。(15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66.耐久性控制指标符合项目质量管理要求,混凝土关键指标质量控制均匀性高。(15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5.安全保障(150分) |
16.施工安全(150分) |
37.深化平安工地建设(100分) |
67.项目平安工地建设考核评价结果(截至申报时项目历年平安工地考核评价结果情况)。(8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68.推进危险作业机械化、自动化,提高安全作业能力。(1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69.推行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工具化、定型化、装配化,实施首件安全防护设施示范制,成效明显。(1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8.双重预防体系建设(50分) |
70.动态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落实有力,效果明显。(2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71.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清单化、信息化、闭环化动态可追溯管理。(2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72.开展应急演练和人员避险自救培训,预案、应急处理措施得当,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1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 |
|||
6.绿色环保(120分) |
17.生态环保施工(40分) |
39.生态环境监测(10分) |
73.开展对生态敏感(脆弱)区域的重点监测,监测方案科学,监测点位布设合理,监测指标选取适当,设备配置合理。(1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40.生态环境保护(30分) |
74.施工过程的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有效。 (15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75.文明施工管理精细,减少废水、弃渣、扬尘、油污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措施有效。(15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18.资源节约(40分) |
41.节约用地 |
76.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减少耕地和基本农田占用。(10分) |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77. 重视临时用地复耕,效果良好。(1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42.再生利用 (20分) |
78.充分利用工程废渣、废料,再生利用效果明显。(2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19.节能减排(40分) |
43.节能措施 (20分) |
79.采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和清洁能源,节能效果明显。(2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44.减排措施 (20分) |
80.施工组织设计中车辆、机械、设备能耗控制及减排措施合理。(2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7.软实力(80分) |
20.管理人员素质提升(20分) |
45.岗位考核和培训(10分) |
81.建立管理人员岗位考核和培训机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10分) |
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46.人才激励机制(10分) |
82.建立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拓宽人才成就通道。 |
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21.一线工人队伍素质提升(40分) |
47.岗位考核和培训(10分) |
83.建立一线工人岗位考核、培训教育制度,推行师徒制模式。(5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84.建立工人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5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48.权益保障 |
85.农民工工资支付及时到位,按规定执行工伤保险制度。(8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86.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和权益。(4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87.改善驻地条件和环境,为一线工人提供有尊严的工作条件和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8分) |
施工单位 |
现场考察 |
|||
49.激励机制 |
88.建立优秀技工激励机制。(4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89.举办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开展“最美班组、最美工匠”等评选活动,形成持续有效地尊重劳动、提升技能的机制。(6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22.培育品质工程文化(20分) |
50.特色文化 |
90.以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为核心,以人为本、精益求精、全心投入的品质工程文化为导向,提炼项目创建品质工程文化内涵。(5分) |
建设单位、监理、施工 |
内业资料 |
|
51.培育与宣传(10分) |
91.组织各种形式的品质工程文化创建和宣传活动,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全员参与创建品质工程的文化氛围。(10分) |
建设单位、监理、施工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52.基层党建 (5分) |
92.加强项目临时党支部建设,创建项目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5分) |
建设单位、监理、施工 |
内业资料 |
||
评价说明: 1. 示范创建项目品质工程评价指标由三级指标体系组成,包括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科技创新、工程质量、安全保障、绿色环保、软实力等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2项和三级指标52项。 2.示范创建项目品质工程评价指标得分按以下方法计算所得: (1)三级指标下设若干分项指标。各分项指标根据实施效果分为五档次:A、B、C、D、E,其中A为最高档。A、B、C、D、E各档次所对应的取值范围分别为该项指标赋值分数(满分)的81-100%,61-80%,41-60%,21-40%,0-20%,每档具体分值由专家打分确定。 (2)各分项指标得分,由该指标赋值分数(满分)乘以该指标评价档次所对应的取值比例。 (3)评价指标总得分为所有分项指标得分的累加之和。 说明:评价指标分项指标中“67.项目平安工地建设考核评价结果”,评分细则:是指截至申报时项目历年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得分均值,得分均值≥90分,评定为A;得分均值85-90分(含85分),评定为B;得分均值80-85分(含80分),评定为C;得分均值75-80分(含75分),评定为D;得分均值70-75分(含70分),评定为E。 指标说明: 1.评价指标“28.关键人履职责任落实”中,质量管理关键人是指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从业单位的驻地现场负责人和项目分管质量的负责人。 2.评价指标中“66.耐久性控制指标符合项目质量管理指标要求,混凝土关键指标质量控制均匀性高” ,其中混凝土关键指标质量控制均匀性高,以施工单位自检数据为依据,主要构件混凝土强度(以28天龄期强度进行计算)标准差<1.5,评定为A;标准差在1.5-2(含1.5),评定为B;标准差在2-2.5(含2),评定为C;标准差在2.5-3(含2.5),评定为D;标准差≥3,评定为E;钢筋保护层厚度(工后)合格率≥95%,评定为A;合格率在90%-95%(含90%),评定为B;合格率在80-90%(含80%),评定为C;合格率在70%-80%(含70%),评定为D;合格率<70%,评定为E。 |
(三)加分指标
序号 |
评价内容 |
加分值 |
1 |
依托工程项目开展科技攻关与创新,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公路或水运工程工法,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 |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每一项加10-25分(特等奖25分,一等奖20分,二等奖15分,三等奖10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每一项加10分;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每一项加2分;获得公路或水运工程工法,每一项加5分。参与制定并颁布国家标准,每一项加10分;参与制定并颁布行业或地方标准,每一项加5分;参与制定并颁布团体标准,每一项加2分。(其中主编单位按100%满分记,参编单位按50%分记) |
2 |
项目在工程结构耐久性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科学先进的控制方案,实施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借鉴作用。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0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20分。 |
3 |
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危险作业和质量控制薄弱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0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20分。 |
4 |
项目实施全过程全环节有效地体现了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在管理模式体系化、作业程式化、班组管理规范化等方面落实有力,成效明显。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0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20分。 |
5 |
项目实施了“智慧工地”,在BIM技术、质量安全数据自动采集管理、结构风险可知可控、隐蔽工程检验等方面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成效明显,技术先进。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0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20分。 |
6 |
项目建立了品质文化培育机制,在全面实行师徒制、培育岗位能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做法创新,成效明显,形成体系性管理方式。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0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20分。 |
7 |
其他省级及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为项目具有全国或省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工艺、或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的管理经验。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0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20分。 |
评价说明: 上述各项分数可累计加分,总分为200分。即当累计加分大于200 分时,应取为200分。 |
(四)总体评价
评价内容 |
备注 |
项目打造品质工程中,围绕“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建设目标,在理念、管理、技术、文化等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点的创新或突破所形成的特色经验、实施效果以及成果的领先性和示范性等进行整体性评价。 |
总体评价不设分值 |
三、交竣工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标准
(一)基本要求
序号 |
评价内容 |
1 |
公路工程已通过交工验收满2年且经过试运营,同时已通过国家规定的专项验收;公路工程交工质量评定为合格,且交工验收遗留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其中高速公路项目交工验收时未出现《高速公路项目交工检测和竣工鉴定质量不符合项清单》所列情形的。 |
2 |
水运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竣工质量评定为合格。 |
3 |
项目建设及运营期未发生过质量事故或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以及其他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事件的。 |
4 |
项目建设及运营期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等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事件的。 |
5 |
工程项目不存在因设计或施工原因导致存在事故多发性路段或较大功能缺陷。 |
6 |
公路工程项目在交工验收至申报当年期间,历次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的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均值不低于90分,无三、四、五类桥梁和隧道,未进行过大中修及结构加固或修复养护和专项养护(地震等自然灾害、港池航道的维护性疏浚除外);未发生其他降低服务水平的问题。 |
7 |
水运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至申报当年期间,工程未进行过大中修或改造,港口主要设施技术状态评定无三类及以上,码头系靠船和防护等附属设施技术状态为二类。 |
8 |
项目未有因党风廉政违法违纪案件被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 |
(二)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重点内容 |
责任主体 |
审查资料和方式 |
|
1.工程设计(150分) |
1.建养一体化(30分) |
1.设计具有前瞻性,工程结构物、服务设施、管理设施、安全设施功能系统匹配,远景扩展需求考虑充分。(1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管养单位评价 |
|
2.运营养护阶段结构可检、可修、可换,检养通道设置便利;养护便捷。(12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管养单位评价 |
|||
3.施工期预埋监测设施考虑充分,监测方案合理可行,设置合理、运行持续有效。(8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管养单位评价 |
|||
2.耐久性设计(30分) |
4.耐久性设计成效明显。(3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管养单位评价 |
||
3.设计创新(25分) |
5.设计理念先进,在创新结构和功能设计、推广应用“四新”技术等方面成效显著。(25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4.生态环保设计(20分) |
6.生态选线选址科学合理。(8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7.设计方案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生态、环保防护措施先进,效果显著。 (12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管养单位评价 |
|||
5.建筑艺术(20分) |
8.路线线性、建筑结构、互通立交、桥梁隧道等美观、实用。(1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现场考察 |
||
9.工程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体现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特色。(1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现场考察 |
|||
6.人本服务功能(25分) |
10.服务区、停车区、锚泊区、收费站等辅助设施的便民和服务功能齐全完备,体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适应可持续发展需求。(1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现场考察 |
||
11.公路工程:标志标牌、交通路况情报板等便民服务设施设置完善。(10分) 水运工程:航标导标、水上交通管制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设置完善。(1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现场考察 |
|||
12.公路工程:通道、天桥、声屏障等便民服务设施设置完善。(5分) 水运工程:客运站、进出港闸口等服务设施设置完善。(5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现场考察 |
|||
2.工程管理(100分) |
7.管理经验(40分) |
13.在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40分) |
建设单位 |
内业资料 |
|
8.信息化管理(30分) |
14.“智慧工地”建设成效显著。(10分) |
建设单位 |
内业资料 |
||
15.建养数据共享效果良好,管养数据动态更新及时。(1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管养单位评价 |
|||
16.积极推进养护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10分) |
管养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9.养护管理(30分) |
17.公路工程:全面推行养护科学化决策,专业化、机械化程度高。(30分) 水运工程:工程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及时,设施设备运转正常。(30分) |
管养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科技创新(100分) |
10.技术攻关(30分) |
18.技术攻关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效果良好。(3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11.四新技术(40分) |
19.四新技术应用广泛,效果明显。(4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12.创新工艺工法(30分) |
20.开展科技创新攻关提升工程品质,工艺、装备的可靠性、先进性显著提升,施工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3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4.工程质量(300分) |
13.质量责任落实(40分) |
21.建立质量责任制登记制度,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4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档案资料 |
|
14.工程交竣工质量 (100分) |
22.耐久性控制指标符合项目质量管理指标要求,混凝土关键指标质量控制均匀性高。(10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档案资料 |
||
15.工程运营质量(160分) |
23.公路工程:路面使用性能良好。边坡、防排水、支挡工程等质量状况良好,交通工程及机电等附属设施运行状况良好。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状况良好,一类桥梁占比高;公路隧道工程技术状况良好,一类隧道占比高。(16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养护评价结果、现场考察 |
||
24.水运工程:主要结构技术状况良好,运转正常;附属设施质量状况良好,运转正常。 (16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养护评价结果、现场考察 |
|||
5.安全保障(150分) |
16.风险防控(90分) |
25.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3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26.工程结构安全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运行良好。(3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内业资料 |
|||
27.安全运营预警响应和应急救援系统完善,工程巡查排险机制健全。(3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17.安全性评价(60分) |
28.公路水运项目全寿命周期开展了安全性评价(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交工、后评价阶段),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与优化。 (6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内业资料 |
||
6.绿色环保(150分) |
18.节约资源(60分) |
29.生态恢复措施得当,效果良好。(4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30.临时设施充分利用,材料循环利用成效显著。(20分) |
建设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19.节能效果(30分) |
31.采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和清洁能源,节能效果明显。(3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20.环保措施(60分) |
32.公路工程:声屏障、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运行良好。(60分) 水运工程:港口工程泥浆处理或航道工程疏浚土合理利用,效果良好。(6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7.软实力(50分) |
21.品质文化(50分) |
33.形成了项目特有的品质工程文化。(5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内业资料 |
|
评价说明: 1.交竣工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指标由二级指标体系组成,包括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科技创新、工程质量、安全保障、绿色环保、软实力等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1项,按以下方法计算所得: (1)二级指标下设若干分项指标。各分项指标根据实施效果分为五档次:A、B、C、D、E,其中A为最高档。A、B、C、D、E各档次所对应的取值范围分别为该项指标赋值分数(满分)的81-100%,61-80%,41-60%,21-40%,0-20%,每档具体分值由专家打分确定。 (2)各分项指标得分,由该指标赋值分数(满分)乘以该指标评价档次所对应的取值比例。 (3)评价指标总得分为所有分项指标得分的累加之和。 指标说明: 1. 评价指标分项指标中22.耐久性控制指标符合项目质量管理指标要求,混凝土关键指标质量控制均匀性高。其中混凝土关键指标质量控制均匀性高,以施工单位自检数据为依据,主要构件混凝土强度(以28天龄期强度进行计算)标准差<1.5,评定为A;标准差在1.5-2(含1.5),评定为B;标准差在2-2.5(含2),评定为C;标准差在2.5-3(含2.5),评定为D;标准差≥3,评定为E;钢筋保护层厚度(工后)合格率≥95%,评定为A;合格率在90%-95%(含90%),评定为B;合格率在80-90%(含80%),评定为C;合格率在70%-80%(含70%),评定为D;合格率<70%,评定为E。 2. 评价指标分项指标中“23.公路工程路面使用性能良好”,评分细则:最近一次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结果: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破损、平整度、车辙、路面抗滑性能等四个单项指标的均值≥90,且PQI优等路率100%,按PQI均值≥94,92-94(含92)和90-92(含90)分别评价为A、B、C三档;四个单项指标任一指标均值处于85-90(含),且优等路率不低于95%,评分为D;其他情况评价为E。其他普通国省干线路面破损、平整度二个单项指标的均值≥90,且PQI优良路率100%,则按PQI均值94以上,92-94(含92)和90-92(含90)评分为A、B、C三档;;两个单项指标任一指标均值处于85-90(含85),且优良路率不低于95%,评分为D;其他情况,评价为E。 3.评价指标分项指标中“23.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状况良好,一类桥梁占比高”,评分细则:按照《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最近一次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结果:一类桥梁占比≥80%,评定为A;一类桥梁占比在60%-79%(含60%),评定为B;一类桥梁占比在40%-59%(含40%),评定为C;一类桥梁占比在20%-39%(含20%),评定为D;一类桥梁占比≤19%,评定为E。 4.评价指标分项指标中“23.公路隧道工程技术状况良好,一类隧道占比高”,评分细则:按照《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最近一次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结果:一类隧道占比≥80%,评定为A;一类隧道占比在60%-79%(含60%),评定为B;一类隧道占比在40%-59%(含40%),评定为C;一类隧道占比在20%-39%(含20%),评定为D;一类隧道占比≤19%,评定为E。 5.评价指标分项指标中“24.水运工程:水运主要结构技术状况良好,运转正常。”评分细则:最近一次质量状况检测评估结果:港口主要设施技术状况为一类,码头系靠船和防护等附属设施技术类别为二类,评定为A-C;港口主要设施技术状况为二类,码头系靠船和防护等附属设施技术类别为二类,评定为D-E。 |
(三)加分指标
序号 |
评价内容 |
加分值 |
1 |
依托工程项目开展科技攻关与创新,其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公路或水运工程工法,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 |
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每一项加20-50分(一等奖,50分,二等奖30分,三等奖20分);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每一项加10-25分(特等奖25分,一等奖20分,二等奖15分,三等奖10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每一项加10分;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每一项加2分;获得公路或水运工程工法,每一项加5分。参与制定并颁布国家标准,每一项加10分;参与制定并颁布行业或地方标准,每一项加5分;参与制定并颁布团体标准,每一项加2分。(其中主编单位按100%满分记,参编单位按50%分记) |
2 |
项目在工程结构耐久性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科学先进的控制方案,实施效果显著。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5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30分。 |
3 |
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危险作业和质量控制薄弱环节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度高。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5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30分。 |
4 |
项目实施全过程全环节有效地体现了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在管理模式体系化、作业程式化、班组管理规范化等方面落实有力,成效明显。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5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30分。 |
5 |
项目实施了“智慧工地”,在BIM技术、质量安全数据自动采集管理、结构风险可知可控、隐蔽工程检验等方面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成效明显。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5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30分。 |
6 |
项目建立了品质文化培育机制,在全面实行师徒制、培育岗位能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做法创新,成效明显。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5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30分。 |
7 |
其他省级及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为项目具有全国或省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工艺,或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的管理经验。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5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30分。 |
8 |
项目获得《全国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目录》中的有关工程的国家、省部级奖项或荣誉,包括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奖、优秀勘察设计奖、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公路交通优秀勘察设计奖、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和绿色建筑创新奖等。 |
每一项奖项,加20分 |
9 |
项目获得交通运输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公路水运“平安工程”冠名。 |
每一项加20分 |
10 |
公路工程项目服务区被命名交通运输部示范服务区。 |
获得部百家示范服务区的,加20分;获得部优秀服务区的,加10分。 |
11 |
项目被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评定为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 |
获得部级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加20分;获得省级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加10分。 |
评价说明: 上述各项分数可累计加分,总分为300分。即当累计加分大于300 分时,应取为300分。 同一类荣誉或获奖,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只能加分一次,即按行政等级较高的主管部门认定的荣誉或奖项进行加分。 |
(四)总体评价
评价内容 |
备注 |
交竣工品质工程示范项目总体评价,是对项目建设成果符合 “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建设目标,在理念、管理、技术、文化等方面所形成的特色经验、实施效果以及成果的领先性和示范性等进行整体性评价。 |
总体评价不设分值 |
四、农村公路(三四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标准
(一)基本要求
序号 |
评价内容 |
1 |
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其中工程质量等级应为优良。 |
2 |
项目建设及运营期未发生过质量事故或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以及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事件的。 |
3 |
项目建设及运营期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等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事件的。 |
4 |
工程项目不存在因设计或施工原因导致存在事故多发性路段或较大功能缺陷的。 |
5 |
项目在竣工验收至申报当年期间,历次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的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均值不低于85分且中等及以上路比例达100%,无三类及以上桥梁和隧道,未进行过大中修及结构加固。 |
6 |
项目未有因党风廉政违法违纪案件被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 |
(二)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重点内容(分项指标) |
责任主体 |
审查资料和方式 |
|
1.工程设计(150分) |
1.灵活设计(50分) |
1.灵活选用标准,合理确定指标,合理设置错车道。(3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现场考察 |
|
2.贯彻便于养护的理念,选择简单易护、经济合理的结构型式。(2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现场考察 |
|||
2.生态选线、选址(40分) |
3.选线、选址合理。(2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现场考察 |
||
4.对项目沿线的历史文化古迹保护措施得当。(10分) |
设计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5.工程与自然景观和谐。(10分) |
设计单位 |
现场考察 |
|||
3.资源节约(30分) |
6.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成效明显。(3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 |
||
4.人性化设计(30分) |
7.充分考虑群众出行需求,便民服务设施布置合理。(30分) |
设计单位 |
设计文件、现场考察 |
||
2.工程管理(150分) |
5.专业化管理(30分) |
8.建设管理有具体负责人管理。(15分) |
建设单位 |
内业资料 |
|
9.施工、监理单位管理制度完善,机构健全。(15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
内业资料 |
|||
6.精细化管理(60分) |
10.质量通病、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等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有效。(60分) |
建设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7.施工作业标准化(60分) |
11.积极推行首件工程制。(3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12.积极推行施工标准化、作业机械化。(3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3.技术创新(100分) |
8.技术创新(100分) |
13.积极应用四新技术或开展“微创新”,取得成效。(10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4.工程质量(200分) |
9.关键人履职责任落实(20分) |
14.实行质量管理关键人质量责任登记制度。(2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10.耐久性障施(60分) |
15.结合工程特点和环境条件,有明确耐久性指标及控制要求。(6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11.方案落实(20分) |
16.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合理、审批程序规范,执行到位。(2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12.公路技术状况(100分) |
17.路面技术状况良好。(100分) |
建设单位、管养单位 |
养护资料、现场考察 |
||
5.安全保障(200分) |
13.安全防护(200分) |
18.推行防护结合理念,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因地制宜、科学合理。(100分) |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19.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100分) |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
施工资料、现场考察 |
|||
6.绿色环保(100分) |
14.节约用地(50分) |
20.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减少耕地和基本农田占用,工程填挖控制合理。(5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现场考察 |
|
15.生态环保(50分) |
21.施工原因产生的裸露进行复绿。(50分) |
施工单位 |
现场考察 |
||
7.软实力(100分) |
16.内业管理(40分) |
22.隐蔽工程、关键结构内业资料齐全完整。(4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17.机制建设(30分) |
23.项目建设实行“七公开”,成效明显。(30分) |
建设单位 |
内业资料 |
||
18.权益保障(30分) |
24.农民工工资支付及时到位。(20分) |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25.按规定执行工伤保险制度。(10分) |
施工单位 |
内业资料 |
|||
评价说明: 1.农村公路(三四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评价指标由二级指标体系组成,包括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技术创新、工程质量、安全保障、绿色环保、软实力等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8项。 2.农村公路品质工程项目(三四级)评价指得分按以下方法计算所得: (1)二级指标下设若干分项指标。各分项指标根据实施效果分为五档次:A、B、C、D、E,其中A为最高档。A、B、C、D、E各档次所对应的取值范围分别为该项指标赋值分数(满分)的81-100%,61-80%,41-60%,21-40%,0-20%,每档具体分值由专家打分确定。 (2)各分项指标得分,由该指标赋值分数(满分)乘以该指标评价档次所对应的取值比例。 (3)评价指标总得分为所有分项指标得分的累加之和。 指标说明: 1.评价指标“9.关键人履职责任落实”中,质量管理关键人是指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从业单位的驻地现场负责人和项目分管质量的负责人。 2.评价指标分项指标中“17.路面使用性能良好”,评分细则:最近一次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均值≥90分且优良路率达100%,按PQI均值>92和90-92(含92),分别评价为A和B;PQI ≥ 90分且优良路率90%-100%之间评价为C;PQI≥ 88分且优良路率90%-100%之间,评价为D;其他情况,评定为E。 |
(三)加分指标
序号 |
评价内容 |
加分值 |
1 |
依托工程项目开展科技攻关与创新,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公路工程工法,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 |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每一项加10-20分(一等奖20分,二等奖15分,三等奖10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每一项加10分;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每一项加2分;获得公路工程工法,每一项加5分。参与制定并颁布国家标准,每一项加10分;参与制定并颁布行业或地方标准,每一项加5分;参与制定并颁布团体标准,每一项加2分。(其中主编单位按100%满分记,参编单位按30%分记) |
2 |
项目在创新项目管理模式,积极推进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施工方面,创新做法,成效明显。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0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20分。 |
3 |
项目因地制宜,遵循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理念,在就地取材、保护耕地、绿化、环保型新材料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做法,成效明显。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0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20分。 |
4 |
项目在解决农村公路质量通病,提升质量和耐久性,成效明显且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0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20分。 |
5 |
项目在建设生命防护工程、开展平安工地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0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20分。 |
6 |
其他省级及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为项目具有国家或省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工艺、或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的管理经验。
|
成效明显,属于省内领先水平,加10分;成效显著,属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全国示范借鉴作用,加20分。 |
7 |
项目所在县获得“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
获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加20分;获得省级“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加10分。 |
8 |
项目被政府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评定为最美乡村路、环保路、景观路、文明路或平安放心路。 |
省部级评定的,加20分;地市级评定的,加10分。各类评定结果只能加分一次。 |
评价说明: 上述各项分数可累计加分,总分为200分。即当累计加分大于200 分时,应取为200分。 同一类荣誉或获奖,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只能加分一次,即按行政等级较高的主管部门认定的荣誉或奖项进行加分。 |
(四)总体评价
评价内容 |
备注 |
农村公路项目在打造品质工程中 ,围绕“实、安、绿、美”积极探索创新,对形成的明显优于省内或行业农村公路技术建设平均水平的特色做法、主要经验、实施效果、示范作用等进行整体性评价。 |
总体评价不设分值 |
抄送:各省级交通(公路、水运、道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站),部政研室、公路局、水运局。
相关政策解读:《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试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