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霖副部长在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加强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文号:无

文号

索引号

000019713O09/2004-00167

公开日期

2004年12月13日

主题词

道路;安全生产;交通安全

机构分类

运输服务司

主题分类

机构领导

行业分类

其他

公文类型

其他

  交通部副部长    冯正霖
  (2004年12月10日)
同志们:
  今天,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具体部署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加强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就交通系统进一步加强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我讲两点意见。
  一、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以来,各地交通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精神,按照“五整顿三加强”的工作部署,从做一个负责任的行业出发,把安全工作作为交通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的工作职责,狠抓各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会同公安、发展改革、质量监督、安全监管、工商、法制办、宣传等部门,在各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下,集中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实施了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加大了危桥改造力度;建立了交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了危险品运输管理,开展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活动;整顿了驾驶员培训市场,通报和调查处理了一批典型事故。总的看,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得到加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恶性事故时有发生。截至12月1日,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运输事故164起,造成1197人死亡,1697人受伤。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运输事故34起,死亡555人,受伤532人,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死伤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2%、10.4%。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发生两起特大恶性事故,造成重大群死群伤。9月25日,重庆市石柱县一辆中型客车,超员载客,在河水淹没桥面的情况下,驾驶员强行过桥,致使车辆翻入河中,造成50人死亡;11月27日,四川巴中一辆大型客车,超员载客,在陕西周至境内,由于路面结冰,驾驶员操作不当,发生翻车事故,造成26人死亡,46人受伤。这两起事故伤亡惨重,教训深刻,暴露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已近岁末,运输需求旺盛,气候条件恶劣。从已往经验看,每年的一二月份,往往是事故高发期。今年1至2月份,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运输事故68起,占1至11月份事故起数的42.5%。其中,死亡10人以上的运输事故,占1至11月份事故起数的51.5%。这说明,冬季是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事故多发期,也是迫切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的关键时期。各级交通部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扭住安全不放松。
  道路运输业是面向社会的服务性行业,也是交通工作的窗口。安全生产状况如何,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生命财产安危,影响行业形象,波及企业生存,也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抓好安全生产,既是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客观要求,也是交通行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各级交通部门一定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刻认识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行动上狠抓落实,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二、切实抓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把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得更具体、更到位
  根据交通部门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上的管理职责,各级交通部门的工作重点是,搞好对道路运输企业、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和汽车客运站场的源头管理。各地交通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8项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
  各级交通部门要继续按照部下发的《关于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478号)要求,认真开展“查隐患,堵漏洞”活动,引导企业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安全与发展的关系,逐步提高道路运输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把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工作重点是抓好四个方面:
  一抓关键环节。要组织各地运政管理部门,深入运输经营场所,加大对包车客运、超长班线客运、山区班线客运、危险化学品运输这四个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夜间途经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的客运班线,对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要求的,各地运管部门要坚决停止营运,不得批准开行客运班线。
  二抓落实。经过几年来的努力,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关键是要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表现在形式上。要搞一次安全工作回头看活动,看看哪些工作落实了,还有哪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安全生产抓不下去、安全管理严不起来的突出问题。决不能让规章制度贴在墙上、放在柜子里,而是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三抓整改。对今年以来发生重大以上责任事故的运输企业,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该追究责任的一律追究责任,该给予处分的绝不姑息迁就,坚决予以处分。要树立法规、制度的权威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认真督促企业汲取事故教训,认真整改。
  四抓教育。在春运开始前,各地交通部门都要督促运输企业,对司乘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活动。对那些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术较差、违章行为不能杜绝、定期维护制度执行不好、擅自改变客车行驶线路、私自包车及发生过重大事故的驾驶员,该撤离工作岗位的要撤离工作岗位,该进行培训的要进行培训,未达到要求的,不得上岗从事道路旅客运输工作。
  2、强化对营运车辆的源头管理,严把技术状况关。
  各级交通部门要对参加冬季运输的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绝不能让带病车上路。凡不符合国家标准、非法改装、技术等级不合格的营运车辆,坚决清除出运输市场;对不按规定进行维护的车辆,责令限期整改;针对冬季雪霜天气和冰雪路面的实际情况,要督促运输业户及时配备防滑设备。
  3、加强对营运驾驶员的监督管理,严把从业资格关。
  各级交通部门要加强营运客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的监督检查,教育广大营运驾驶员不超员、不超速、不疲劳驾驶。要加强与公安部门的信息沟通,对公安部门查获的严重超载超速以及事故记录多的驾驶员,要依法严肃处理。对那些屡查屡犯、知错不纠的营运驾驶员,要依法吊销其从业资格。近期由于重庆市和四川省的个别运输企业管理不到位,在重庆市和陕西省发生的两起恶性交通事故,均有超员载客行为,要抓住这些典型案例,严肃惩处相关责任人,并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确保监管工作到位。
  4、加大对汽车客运站的监督检查力度。
  要督促汽车客运站严格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做好客运车辆安全例检工作,防止危险品进站上车,杜绝超员车辆出站上路。同时,各客运站要注意天气变化,遇有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要及时通报运输业户和驾驶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5、继续加大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力度。
  各地交通部门要按照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克服恶劣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按照巩固成果、力度不减、突出重点、有效推进的原则,继续保持治理工作的高压态势,加大执法力度,对超限超载车辆要做到不消除违法状态不放行。年底前,部将组织检查组对各地治超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同时,要正确处理治超与保畅的关系,坚持保畅优先,对出现长距离排队待检和拥堵的检测站,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疏导和交通管理,要增加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效率。
  6、加强公路养护,确保公路畅通。
  进入冬季,雨雪天气增多,通行条件下降,保通任务繁重。各级交通部门一定要未雨绸缪,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地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日常养护,加强公路巡查,及时处治路面病害,确保行车畅通。
  7、周密部署,切实做好春运组织工作。
  一年一度的春运工作,是交通部门的一件大事。各级交通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全力以赴做好组织工作。一要在做好客流调查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尽早制定本地区的春运组织方案;二要安排充足运力,备足应急运力,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三是既要做好干线、城乡客运和重点物资运输工作,也要认真做好农村、山区和边远地区等支线、短途的春运工作,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四要提高服务质量,推行规范化服务,保持站容站貌、车容车貌整洁卫生,保证车次正班正点,并采取增设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等措施,方便旅客购票。
  当前,我国煤电油运紧张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确保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客运组织工作的同时,要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的运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对道路货运市场的跟踪监测,完善应急预案,当发生运力不足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配运力组织抢运。本地运力不足时,应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支援。
  8、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公安、安全监督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定期通报情况,实现资源共享。交通工作中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的事项,要充分听取和尊重公安、安全监督部门的意见,做到同舟共济,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共同维护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秩序。
  同志们,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冬季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为推动运输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为建立一个高效、安全的,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出行要求的道路交通运输体系作出我们的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