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专题研讨道路运输安全工作

文号:无

文号

索引号

000019713O09/2011-02040

公开日期

2011年09月22日

主题词

道路运输;安全;教育

机构分类

运输服务司

主题分类

安全监管

行业分类

其他

公文类型

其他

  9月13日下午,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富有特色的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大讨论活动再次举办,全体干部职工及特邀专家共同研讨的主题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道路运输安全。

  道路运输司副司长王水平、车辆管理处处长俞卫江及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刘浩学、北京中德安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盛颖作了主旨发言。在四个小时的热烈研讨中,大家既介绍了德、日、英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又总结了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的现状;既结合工作实际畅谈了体会,又运用理论知识剖析了原因、提出了政策建议。

  “大家的发言比较全面,很有高度,达到了集中学习、共同提高的预期目标。”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总结说,下一步要紧紧抓住思想认识、规章制度、人员素质、技术手段四个着力点,下大力气加强和改进道路运输安全工作,不断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安全这个主题

  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拥有公路营运汽车超过1133万辆,全年完成客运量305.3亿人次、货运量244.8亿吨。总体来看,我国道路运输安全形势保持平稳并趋向好转,特别是涉及客运车辆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是,我国道路运输点多、线长、面广,市场开放程度高,安全管理基础较差、薄弱环节多,安全管理难度非常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和危险品车辆的剧毒品扩散或爆燃事故,社会不良影响巨大。

  “每一份文件、每一次会议、每一位领导都再三强调安全问题,目的就是要全行业不断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李刚说,安全是新形势下道路运输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安全这个主题。安全是企业之本,如果安全出了问题,其他一切工作成效都要归零。

  参与了河南信阳“7·22”特别重大客车燃烧事故调查的王水平说,客运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所属车辆的安全管理,杜绝客车站外上客、上货、客货混装、超员超速等严重违法行为,确保行车安全。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对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教育其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俞卫江深有体会地说,加强安全管理既是行业管理部门应尽的责任,也是抓好行业管理有效的手段。

  规章制度不能成为“聋子的耳朵”

  经常深入运输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的刘浩学说,跟前几年相比,大部分运输企业的管理者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他们也存在共同的困惑——不知道怎么做才确实有效。他还担忧地说,部分运输企业的规章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忽悠领导、应付检查”,成了“聋子的耳朵”。

  俞卫江认为,从根本上说,目前全行业尚未有效建立起企业主动抓好安全的激励机制。客运方面,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如长途客运普遍采取了承包经营的方式,途中安全管理存在较大隐患;农村客运安全工作基础薄弱,成为运输事故增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货运方面,经营主体多、小、散、弱,安全监管难度很大。今年以来,在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客车与货车追尾、碰撞的事故占总数的44%。

  只有安全生产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安全才能真正有保障。据悉,交通运输部近期将制定印发《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明确运输企业的主体责任,细化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职责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这既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也是行业监管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实施安全评估的重要参考。

  今年,交通运输部还将研究制定《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估办法》,通过中介组织定期对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进行科学评估,引导运输企业建立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新机制(PDCA)。这既可以为行业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也是政府安全监管的有益补充,形成政府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合力。

  预防事故从提高驾驶员素质抓起

  盛颖提供的事故分析表明,大概90%的道路运输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刘浩学所做的近年来886起危险品罐车事故原因分析也显示,67%的事故是由于人员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驾驶员违法超速、超载、违法占道行驶、违法超车、疲劳驾驶以及操作不当。

  俞卫江建议,当前,我国要建立完善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制度,这是最重要的基础制度。要科学设置营运驾驶员培训内容,在重视技能培训的同时更要强化安全意识;严格从业资格考试工作;建立营运驾驶员继续教育制度;完善营运驾驶员诚信考核机制。

  刘浩学还介绍说,近几年他对许多客、货运输企业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企业的安全教育虽有安排,但流于形式居多,内容空泛,方式方法依然陈旧,仍然以批评训斥的惩罚性教育为主。驾驶员大多反映企业的安全教育是“白费”。

  盛颖介绍的驾驶员行为安全管理(BBS)模式或许提供了新的路径。行为安全管理旨在通过观察、培训和沟通来积极影响驾驶员的行为。一家荷兰运输企业的试点结果显示,其事故率降低了超过40%,燃油消耗降低了4%到8%,每名驾驶员每年净节约达1000欧元。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安全绩效,同时还提升了运输企业的效益。

  动态监控系统要避免“重安装、轻使用”

  交通运输部牵头建设的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大显身手,让人们更加重视技术手段在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根据交通运输部部署,今年年底前,所有“两客一危”车辆须按规定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终端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此外,卧铺客车内还必须强制安装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但是各地普遍存在着‘重安装、轻使用’的问题,技术手段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刘浩学坦言。

  据悉,交通运输部将出台《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运行维护与考核管理办法》,建立联网联控系统运行的长效机制——将运输企业动态监控的情况作为其质量信誉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运输企业落实监控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示范,拓展应用范围,提高应用水平;研究制定鼓励驾驶员使用卫星定位装置的政策,引导驾驶员从“要我用”向“我要用”转变。

  俞卫江认为,还可以通过建设道路货运公共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解决货运车辆监管主体缺乏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车主提供货源信息、货物配载等延伸服务,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开发电子路单,开展部门协作,实现对危险货物的全过程监管,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道路运输途中监管既是道路交通安全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当前工作的难点。俞卫江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的协作,加快推进将营运车辆动态行驶信息与公安部门共享的进程;进一步加强与安监部门的协作,强化对危化品的源头管理,加强危险货物包装标识管理,从根本上防止危险品途中上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