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拉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文号:无

文号

索引号

000019713O02/2008-00967

公开日期

2008年10月14日

主题词

尼玛拉木;先进事迹

机构分类

政策研究室

主题分类

舆情回应

行业分类

其他

公文类型

其他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宏峰]10-14 9:31
  同志们:交通运输部尼玛拉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在开始。请全体起立,奏国歌。
  [交通运输部网站]10-14 9:33
  (国歌奏毕)请坐下。
  [高宏峰]10-14 9:35
  同志们,近一个时期,尼玛拉木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先后在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中国邮政报、人民邮电报和交通运输部政府网、中国邮政政府网以及中国邮电集团网站等行业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广泛宣传,在交通运输系统内产生了很的反响。在中国邮政日刚刚过去不久,全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之际,交通运输部在这里隆重举行报告会,宣传“红衣信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女邮递员尼玛拉木同志的先进事迹。会前,交通运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翁孟勇同志和在京的所有部党组成员以及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领导亲切接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孟勇副部长对尼玛拉木同志雪山峡谷穿行10年,服务边疆群众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敬业爱岗,服务人民的典范,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高宏峰]10-14 9:36
  出席今天报告会的有交通运输部领导、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领导,交通运输部机关各司局、在京部属单位的领导和干部职工、离退休干部职工,以及正在部党校参加学习的交通运输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共约200余人。
  [高宏峰]10-14 9:37
  今天的报告会有4名同志作报告,他们是:
  1.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邮递员、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尼玛拉木同志
  2.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邮政局局长杨利民同志
  3.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党委书记仁青江初同志
  4.中国邮政报驻云南记者站记者叶娜同志
  [高宏峰]10-14 9:38
  现在,请交通运输系统职工代表向尼玛拉木和报告团成员献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尼玛拉木和报告团成员表示崇高的敬意!
  下面,请报告团成员作报告。
  首先,请仁青江初同志作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我们藏胞心中的“溜索姑娘”》,大家欢迎。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党委书记仁青江初]10-14 9:39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我叫仁青江初,是一名藏族基层乡干部。2006年,我被调到德钦县云岭乡工作。刚到的时候,就听到当地的人们把一个乡村女邮递员亲切地叫作“溜索姑娘”,我感到很奇,就探了个究竟。原来,送到我们乡的信件,许多村寨必须经过波涛汹涌的澜沧江,而那位叫尼玛拉木的女邮递员就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从溜索上飞来飞去,风雨无阻,数年如此。
  [仁青江初]10-14 9:40
  我第一次见到拉木,是在她送邮件的路上。只见她瘦削矮小的身上,十字交叉地背着两个又大又沉的邮包,使她显得更加单薄。可是,尽管脚下是陡峭的山路,她的步伐却显得格外有力,好像在平地上奔跑。
  我们云岭乡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在这个既充满原生态美,又对人类生存极富挑战性的大自然里,长期以来既不通公路,也不通电话,信息传递和物品往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穿梭在崇山峻岭之中的“茶马古道”,以及长期坚持服务的邮政事业和邮政人。现在条件虽然多了,乡里通了电,许多人家用上了电视和移动手机,很多地方也通了公路,拉木再也不用坐着溜所索去送邮件了,但还是有一些村寨客车进不去,加之山高路险,乡亲们平时很少出远门。尼玛拉木的每一次到来,就成为了乡亲们的最大期盼。
  [仁青江初]10-14 9:41
  我自己就很有体会,来云岭乡工作,妻子和孩子都不在身边,虽然也可以通电话,可心里的温暖是电话所不能代替的,每当收到家人或远方友的信件,心中总会升起对拉木的敬意。还有上级对我们基层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安排部署,即使广播里播了,电视也放了,如果没有尼玛拉木送来的党报党刊和文件,也觉得少了些什么。
  近两年,由于国家的扶持,上级免费为每个自然村订阅了党报党刊,仅云岭乡就增加了40多份,尼玛拉木的工作量更大了,她的常规邮路从过去的通达5个行政村延伸到了26个自然村。现在,虽然她的邮包更重了,可党的声音也传到了我们乡的每一个角落!
  [仁青江初]10-14 9:42
  去年底,我们州委州政府开展了“千名干部入户促小康”行动,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尼玛拉木送来的党报党刊第一时间把中央的精神、把党的声音带给了乡亲们。我们的工作队员拿着报纸,一字一句地读给老乡听,一遍又一遍地给他们讲里面的政策。老乡们知道从此就医更加便宜了、送孩子上学不用交钱了、农业税全部取消了等消息,个个喜上眉梢,也更加理解、配合、支持我们基层干部的工作了。可以说,我们基层的工作还真离不开尼玛拉木。
  我最佩服拉木的是,作为一个姑娘,不是1天,而是10年;不是1次,而是数千次,行走在如此艰险的雪域高原,默默无闻地为我们藏族儿女带来了温暖。
  [仁青江初]10-14 9:43
  有一次,拉木需要投送一封来自国外的信件,写信人是50多年前出国的藏族同胞,由于一直在国外,地址只能按照当年的印象写,很难找到收件人。按规定,这样的信件是完全可以退回去的,可拉木觉得有责任把这断了的线再连接起来。于是,她就有意在投递过程中打听,如果遇到年纪大的老人,就特别地多问多开导,帮助他们回忆当年的情况。整整过了三个多月,拉木差不多把全村人都问遍了,这根亲情之线终于在她的努力下重新连接起来。这封信是写给红坡村一个名叫多吉的老乡,写信人是他的哥哥。多吉收到信后,对拉木谢了又谢,他跟很多乡亲都说,原来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哥哥了,没想到有消息了,多亏尼玛拉木把信送来!有机会一定要请哥哥回来,看看自己现在的大房子和汽车,看看乡亲们如今过上的幸福美满的生活,看看祖国发生的变化和发展!
  其实,我和乡亲们心里都明白,在我们这样的雪域高原,尼玛拉木为了把邮件及时、准确、安全的送到乡亲们手中,不定要吃多少苦头,甚至还要面临着生命危险。澜沧江边永芝村的老乡至今仍记得,有一个阴雨天,拉木冒着大雨来到澜沧江边,面对呼啸的狂风和咆哮的江水,拉木依旧义无反顾地坐上“溜索”“飞”了出去。可能是“溜索”沾了雨水太滑,她的身体一下失去了平衡,也根本来不及“刹车”,头朝着江对岸的挡墙直直冲了过去。在这关键时刻,岸边的老乡冲上来,把她紧紧地拽住,才使她过了这道“鬼门关”。当拉木在惊吓中清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问:邮包在哪里?直到看见邮包安然无恙,她才松了口气。谢过老乡,又爬起来踏上了漫漫邮路。
  [仁青江初]10-14 9:44
  奔走在云岭乡的邮路上,尼玛拉木不仅给乡亲们送来了党报党刊、传递着亲情家书,也为大山深处的老百姓提供了很多便利。她用自己的双脚,为乡亲们架设起一条信息、实物传递的通道,通过这条通道,老乡与外界的交流也逐渐增多了。
  ——西单村的次里就通过邮政特快专递购买了一部手机。他说,有了这部手机,他们就可以与外界联络,通过邮政物流把核桃、松茸等土特产品邮寄出去,增加自己的收入。尼玛拉木每年通过特快专递投送的手机有200多部,既方便了山里山外的信息交流,也为老乡们的特产包裹提供了服务。
  [仁青江初]10-14 9:45
  ——明永冰川是我们这儿比较热的旅游景点,由于不通公路,很多游客都是租用当地老乡的马匹和骡子代步。村里的马锅头就做这个生意,他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同旅行社交换游客确认函,接到了一个又一个旅游团,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乡亲们说,拉木不仅给我们送来了信件,带来了山外的消息,更给我们送来了一颗颗“爱心”。近几年,随着迪庆香格里拉和梅里雪山的名气在海内外产生的影响,明永冰川、雨崩神瀑、月亮湾大峡谷等越来越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游客纷至沓来,尼玛拉木负责投递的邮件量也成倍增加。去年,一位省外的朋友给西当完小寄来一只电子课间铃,拉木把它送到学校,当孩子们第一次听到和城里学校一样清脆的课间铃时,个个都非常开心,兴奋得不得了。从此,只要每次她走进学校,孩子们总要围上来,看看拉木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新东西。时间一长,拉木和孩子们感情越来越深,她自己掏钱买了书本和铅笔,给乡里的6所小学送去。每年8月,学生的录取通知书最多,也是尼玛拉木最谨慎、最辛苦的时节。村民们反映说:“她干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误过我们的事,大家都很感激她!”
  [仁青江初]10-14 9:46
  尼玛拉木为人善良、厚道。本来按规定,有些信件是只需要投送到村公所的,有些包裹也只需要投递通知单,可是拉木考虑到我们那里山高路远,老乡们出门不容易,总是尽力把每一份邮件都亲自交到老乡手里,因此,她的邮包总是装得满满的。有时候,邮件多得连邮包都装不下了,拉木就把他爱人做生意用的小面包车利用了起来,通了公路的地方,就让老公送一程。由于我们这里路况都比较差,如果碰到刮风下雨就更加艰难,拉木和她爱人总是带上儿子夜里三、四点就赶早出发。有一次,他们行到半路,被塌方的山岩挡住,一家人只得睡在车里,等天亮路面被清通了再走。据拉木说,那天夜里的温度很低,一家人冷得根本睡不着,尽管她和老公都脱下外衣给儿子包上,可小家伙还是被冻得直发抖。有了这次的教训之后,拉木一家夜里开车赶路总要带上被褥。老公开车,拉木和儿子就睡在车上,一路颠簸大半夜。有几次,早起外出的老乡出门的时候,拉木家的小面包车就已经停在了村口,原来,赶到投递点时天还没有亮,拉木不愿意打搅乡亲们的梦,就把车停在村口,等到天亮了,才进村送信。
  [仁青江初]10-14 9:47
  拉木总是把为乡亲们多做事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只要有机会,就尽量为老乡提供方便。我们藏家的村子大多建在山坡、山头上,出一次门不容易,尼玛拉木就利用送信之便,稍带些大家需要的东西。一次,扎荣村一位60多岁的老阿妈拉肚子,差点脱水,就近又找不到药,过路的尼玛拉木知道了,把自己备在身边的药给了她,等她返回时,老人病已经了,并且还专门等候在路边感谢拉木。她拉着拉木,一定要拉木到自己家歇歇脚,可拉木还要赶路,老人止不住地念叨:多亏了拉木这个姑娘,要不是赶上她来送信,真不知道自己还要受多大罪呢。
  [仁青江初]10-14 9:48
  由于拉木待人亲和,邮路沿途的老乡都把她当作是自己的亲人。无论是送信到老乡家还是学校里,总要留她喝口茶,还把苹果、梨子等硬塞进她包里,碰到吃饭时间,总请她一起吃了再走,可拉木只要邮件没送完,是不肯耽搁的。在拉木经常借宿的农户家,主人总是在她要到来之前,就早早在火塘边为她搭床铺,火塘边——这可是我们藏家最尊贵的位置,按照传统的习俗一般是不允许女人睡的。然而我们的尼玛拉木——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邮递员却受到了最高的礼遇!
  [仁青江初]10-14 9:49
  尼玛拉木经常说:“人家把信件交给我来送,其实就已经把心托付给我了。不管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要把信件送到对方手中。”拉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0年来,一个并不强壮的女子,孤身一人,在人迹罕至、充满危险的雪山峡谷,用双脚丈量了足有10万公里,她迈出的每一步,不都是用自己一颗赤诚的心在走吗?虽然,尼玛拉木一个人走在这条邮路上,但我们全乡父老乡亲的心,时时刻刻都陪伴着尼玛拉木的心一起跳动!在我们心目中,尼玛拉木早就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邮递员了,而是澜沧江上坚强勇敢的“溜索姑娘”,是促进香格里拉藏区和谐发展的雪山鸿雁,是增进藏汉民族团结的爱心大使,她是我们藏族同胞心中最信赖最可爱的邮政人!谢谢大家!
  [高宏峰]10-14 9:50
  接下来,有请尼玛拉木同志作报告,她报告的题目是《只要乡亲们开心,我再苦再累也值得》,大家欢迎。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邮递员尼玛拉木]10-14 9:51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尼玛拉木,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的一名乡邮员。我们乡邮政所只有两个职工,就是老所长桑生和我。所长是个老党员,已经在这条战线上工作了20年,我们云岭乡的邮路以前一直是老所长在跑。山上落石的威胁,溜索过江的惊险,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就这样,他在九曲十八弯的月亮湾峡谷一走就是10年,虽然走的也是我现在走的路,但那时的条件跟现在比,更加危险,更加艰苦。那时没有吊桥,走完全程要过10多个溜索,现在很多地方架起了吊桥,我送邮件已经不用过溜索了,多了。
  [尼玛拉木]10-14 9:52
  1999年,老所长的风湿病已经非常严重了,需要补充一个乡邮员,听到了这个消息,正在田里干农活的我,急忙扔下了手中的活计,拔腿就往邮政所里跑,我边跑边想:邮政是公家单位,收入也比较稳定,如果能够在邮局工作,那该多呀!这样我就可以为家里减轻点负担了,让我的家人享享福了,想到这里,我心里高兴极了。不知是老天爷偏爱我,还是因为我是个有些文化的初中生,经过严格考试,局里就把我招了进来。
  [尼玛拉木]10-14 9:53
  我是在老所长传帮带下慢慢成长的,每次上路之前,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告诉我,邮件是最重要的,邮件是我们邮政人的生命,乡亲们时时都在盼着这些信呢!多年的乡邮投递经历,使他对所有的路段十分熟悉,哪段路最艰苦最危险,群众最盼望什么样的邮件,他都铭记在心。我至今记得第一次上邮路的情形:那次,是老所长亲自带着我走的,一路上,他不停地提醒我如何躲过落石,怎样避过山风,还有那不得不过的溜索。第一次过溜索时,我心里特别害怕,因为我的弟弟就是掉进澜沧江里淹死的,我们的一个老投递员10多年前也牺牲在这段江里的。想到这些,我的眼前全是弟弟掉进江里的可怕情形,那一幕就跟放电影似的,来来回回在我眼前晃,我害怕得要命,紧张得要命,腿像不听使唤一样,直发抖。老所长见我害怕,跟我说:“我一开始过溜索也很害怕,但是,我的师傅告诉我,只要记住要领,把钩子挂,身子兜,绳子抓,刹车控制,心一横,就跟坐飞机一样,“嗖”得一下,就过去了。”老所长见我不出声,又对我说:“我过个溜索给你看看”。说完,他很熟练地挂钩子,嗖得一下,真像坐飞机一样就过去了。
  [尼玛拉木]10-14 9:54
  看到老所长轻松熟练地飞去飞回,我这时也想试试,心里反复想着老所长说的要领,一遍又一遍地鼓励自己,拉木你能行,一定能过去的……。可是当钩子挂上溜索的一瞬间,我的心突然狂跳,脑袋里一片空白,抓绳子的双手老是在出汗,总是抓不紧、抓不住,感觉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双脚怎么也无法离开地面。这时,我被老所长用力推了出去,只听见风声在耳边轰轰地响,身下滚滚的澜沧江水花似要溅在我身上,眼看就要到江对岸了,我猛得刹住了车,踉踉跄跄地停了下来……我过来了,我真的溜索过来啦!我长长地舒了口气,之前的紧张和害怕好像被扔进了澜沧江里。这是走上邮路的第一课,也是我经历的第一次考验,我从心底里升起对老所长的敬意,同时也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的邮政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尼玛拉木]10-14 9:55
  不少人看了我过溜索送邮件的照片后,都问我,你觉得生命与信件哪个更重要?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确不回答,生命重要,信件也重要。但是,当信件一旦背到了我的肩上,就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所以我在过溜索的时候很小心,像老所长那样仔细地检查,因为,我不能让自己掉下去,更不能让邮件掉下去!
  [尼玛拉木]10-14 9:56
  记得老所长曾经告诉我,老一辈邮政人都把“一封信,一颗心”作为工作准则。在工作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人家把信交给我,也就是把心交给我,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要把信送到收件人手中,因为自己手里捧着的是一颗颗滚烫的心啊!我服务的人口大多是藏民,可是,由于藏民的名字都取相同的发音,翻译成汉语后就有很多人是同名同姓的。我工作中最大的麻烦就是要分清他们不同的特点。在我成为一名乡邮员不久,就遇到了一个难题:有封信是从江苏寄给查里桶村达瓦的,可是当地有多人用“达瓦”这个名字。我想,不管叫达瓦的人再多,只要我到每一个叫达瓦的人家去问,了解他们家里是否有人在江苏打工或者生活过,就一定能够找到这封信的主人。查里桶村海拔较低,天气又闷又热,一丝风都没有,让人喘不过气来,树上知了“喳渣喳”的叫声把耳朵都要震聋了,没办法,我干脆用两块棉花塞住耳朵。就这样,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我不停地往返于乡里和村里,从村里找到地头,从地头找到山上,最后还是村民此里农布告诉我,说村南边小达瓦的哥哥可能去过江苏,但是小达瓦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去修路了。“去修路了?几十公里?”我来不及多想,用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沿着此里农布手指的方向赶了过去。
  [尼玛拉木]10-14 9:58
  经过两天的跋涉,终于,在离云岭10多公里的地方,找到了小达瓦。小达瓦见到满面灰尘的我,觉得很奇怪,放下手中的活问我:“你怎么知道我家有人去过江苏?”我来不及告诉他,只是忙着催他赶快打开信,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因为这封信在我手上已经耽搁了几天了,我怕误了人家的事情。只见小达瓦一边嘟囔一边打开信,慢慢地我发现达瓦脸上露出了像见到金子一样高兴的笑容,我才知道,他的哥哥在江苏找到了一个工作,希望全家人不要挂念他。这时,几天来的艰难和辛苦都跑到天边去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从那以后,我就长了一个心眼,每次送邮件和村里人拉家常时,顺便了解一下他们家中是否有人投亲靠友,或者在外打工、做生意,久而久之,建立起了一个特殊资料库,再遇到重名的信件,投送起来就轻松多了。
  [尼玛拉木]10-14 9:59
  每年我最害怕也最高兴的就是投递录取通知书了。一般的邮件是按照投递班期送,而且只要投递到村公所就可以了。但是录取通知书属于特快专递邮件,有严格的时限规定和投递要求,只要通知书一到,就必须马上出发,不仅要投送到村,还要亲自交到本人手里,同时核对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
  [尼玛拉木]10-14 10:00
  记得2004年8月底,我投送一封从云南师范大学发给嘎娘村扎西次丁的录取通知书,花了六天的时间。我到了村里,找了几转,都找不到扎西次丁。我们那里的藏民在忙完农活后一般都上山放牧,上学的孩子回到家就成了牧民。村里人告诉我,扎西次丁可能在雪山牧场放牛呢。“不,马上就到9月开学的时间了,孩子们十年苦读,盼得就是这一张通知书呀!”想到这里,我忙整理衣物,就到海拔4000多米的嘎娘村牛场去找扎西,去牛场的路上,我先要过海拔只有1800多米的澜沧江河谷地带,那里的气温有30多度,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嗓子又干又渴。然后又要慢慢上山,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耳朵痛得要流血似的,真想坐下来歇会儿,可是,我不能歇,因为一歇下来,被汗水湿透的衣服会粘在身上,凉风一吹,冰冷冰冷的,我只有抓紧时间赶路。
  [尼玛拉木]10-14 10:01
  突然,在山腰间的一棵大树旁,一条蛇盘在路中间,我立即收住了脚,远远地望着它,吓得半天都不敢动,直到它晒够了太阳,慢悠悠地钻进石缝里,我才飞一样地往前跑。不容易到了牛场旁边,只见两个黑影躺在草地上,我慢慢地挪动着脚步,没想到,“呼”得一下,两个黑影像是要扑到我身上,我吓得腿都软了,在那两个家伙被栓在一根粗大的木桩上,原来是两只藏獒。听到藏獒的叫声,主人马上走了出来,我捂着胸口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主人身边,说明了来由,谁知他就是扎西!他瞪着惊奇的眼睛上上下下打量着我,像我是从哪儿蹦出来的。当我把录取通知书给他时,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兴奋得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拉木姐姐,我都不知该怎样感谢你了,真的,太谢谢你了,你给我带来福气了!”
  [尼玛拉木]10-14 10:02
  看到扎西孩子一般开心的笑脸,我几天以来所受的苦所受的累一下子被抛到了山沟沟里去了。我是那样地开心,那样地满足,突然希望自己能够多送一些像扎西这样的邮件,这样的邮件越多,家乡的希望就越大,乡亲们脸上的笑容就越多!
  [尼玛拉木]10-14 10:03
  记得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志“面对面”时,他问我,你觉得送邮件苦不苦?说实话,送邮件当然苦,如果在家干农活,累了,可以放下不干,等过几天有精神了再接着干,可送邮件却不行,只要邮件一到我的手里,就想马上出发,一刻也不想休息。每一次,看见信封上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就像看到了乡亲们一张张期盼的脸,就像听到了他们读完亲人来信后开心的笑声,一想到这些,我就坐不住了,脚痒痒的,心也暖洋洋的,什么样的艰难,什么样的险阻,我都能克服!只要乡亲们开心,我再苦再累也值得!
  [尼玛拉木]10-14 10:05
  乡亲们有时把我老公叫做“尼玛拉木的媳妇”,开始我还觉得笑,但笑过之后总有些难过。是的,每五天一班的投递工作,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邮路上,大多时候还在老乡家留宿,不能顾家,不能尽到做母亲、妻子的责任,儿子和家里的事只有老公和母亲照料。老公很不容易,他带孩子,做农活,做饭,我出班的时候,他还要起个大早,帮我准备路上的干粮。他买了一辆小面包跑运输,儿子很小就是他带在车上跑,有时候,我送完信件,偶尔搭上老公的车,看见儿子一个人蜷缩在副驾驶的座位上睡觉,脸上花里胡哨的,心里非常难过,眼泪会忍不住地掉下来。我知道,这些年,我欠老公,欠孩子,欠这个家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想着老公出车回来时疲惫不堪的身影,想着老公又当爹又当妈时的无奈和尴尬,想着老公忙了一天也吃不上妻子的一口热饭,喝不上妻子的一口热汤,想着孩子在我肚子里八个月的时候还陪着我上邮路,想着每次出班,孩子紧紧地拽着我的衣角又哭又喊地让妈妈别走,想着孩子生病发烧时迷迷糊糊嚷着“我要妈妈”时,我的心像被刀子割了一样,恨不得马上丢下邮件跑回孩子身边,跑回老公身边,抱抱我的孩子,看看我的老公。可是,要我丢下邮件,我实在做不到,因为,我的心已经和邮件紧紧地连在一起了,已经和乡亲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尼玛拉木]10-14 10:06
  作为一名乡邮员,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上级却给了我许多的荣誉,面对这些荣誉,我总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我的老所长桑生。我知道,没有老所长的教导,就没有我的成长,没有老所长的支持,就没有我的进步。今天,我的老所长桑生也来到了现场和大家见个面(拉木用手势示意老所长起立),在这里,我请大家放心,也请老所长放心,我一定会接老所长手中的接力棒,像传递奥运火炬一样,让邮政精神代代相传,绵绵不断!只有歌声最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我就为大家唱一首我一个人走在邮路上经常唱的歌。
  [交通运输部网站]10-14 10:07
  尼玛拉木同志演唱她在邮路上最喜欢的歌曲。
  [尼玛拉木]10-14 10:08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祝愿大家“扎西得勒”!
  [高宏峰]10-14 10:09
  接下来,请叶娜同志作报告,她报告的题目是《和尼玛拉木一起上邮路》,大家欢迎。
  [中国邮政报云南记者站记者叶娜]10-14 10:10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我叫叶娜,是中国邮政报云南记者站的记者。在采访工作中,有这样一首小诗和诗里的主人公,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
  把思念送给你
  把祝福送给你
  把希望送给你
  把世界送给你
  我
  把崎岖留给自己
  把艰辛留给自己
  把危险留给自己
  把孤独留给自己
  历史
  渐渐把我忘记
  而雪山峡谷
  却永远刻下我默默的足迹
  [叶娜]10-14 10:11
  这是一位网友在人民网上,为一位藏族乡邮员的事迹所感动而写下的一首诗,诗里的主人公就是尼玛拉木。
  2004年和2008年,我先后两次赴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尼玛拉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采访她,并同她一起上路送邮件。曾经走近拉木的我,对这首诗里的感动有着更深切的体会,对这短短几行文字背后,尼玛拉木十年如一日行走在雪山峡谷乡邮路上的这份坚持,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别样的感动。
  [叶娜]10-14 10:12
  每当我念起这首诗,眼前就会浮现出尼玛拉木身背邮包从大山中艰难迈步而出的疲惫步伐,浮现出她逐渐消失在悬崖峭壁间的孤单背影,浮现出那无助地悬挂在细细溜索之上的瘦小身躯......思绪把我又拉回到了第一次和拉木上邮路的清晨。
  [叶娜]10-14 10:13
  2004年10月底,正是迪庆高原寒风料峭的时候,我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到澜沧江边云岭乡采访尼玛拉木。
  天刚蒙蒙亮,站在尼玛拉木每次出发的山路前,望一眼足有60度的荒坡,我声音颤抖,嘀咕着:路呢?路在哪里?拉木随手指着山上被羊蹬出的一片乱石坡说:“这不就是吗?”。可这是什么路啊?坡面上都是突出的石块和碎石,看起来到处都是路,却又无从下脚。犹豫之间,拉木已背着两个硕大的邮包爬到了我们“头顶”上,山势太陡,我的头几乎要碰到她的脚。没有可抓的地方,鞋底一直打滑,蹭下的碎石“哗哗”往下掉,我只趴下身来,降低重心手脚并用艰难地往上爬。央视的记者打趣到:“没想到,来云岭咱们都变成了猴子。”
  [叶娜]10-14 10:14
  不容易爬上了荒坡,刚刚用脚踏实走了几步,转过一个山脚,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因为窄窄的山路,一侧是峭壁, 一侧是万丈悬崖。山风呼啸,人都站不稳,我不敢低头往下看,偶尔被脚下的石头一绊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在这样的悬崖边行走,随便打个踉跄都是极其危险的,只要一脚踏空,摔下去就粉身碎骨。
  突然,走在前面的拉木回头冲我们喊:“小心,上面有山羊,羊蹬下的石头会打死人的!”话音刚落,几颗小石子就在我们前方不远处飞落山谷。大伙的心里更紧张了,不由自主地往里靠,感觉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些。
  [叶娜]10-14 10:15
  更要命的是,一路上,本来就很窄的羊肠小道时常会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踪影,面前只剩下山岩塌方后一泻而过的痕迹,人踩出的小路被塌方的石块拦腰截断,我们都打住了脚步。只有拉木接过记者手中的摄像设备,小心而娴熟地先走过去,又转回来接我们。尽管脚下的悬崖令人胆颤,我们还是在拉木的带领下,硬着头皮,半蹲身子,扒着山岩,半步半步往前挪。待到了对面小路上,我的手心都沁出了冷汗。接下来碰到的塌方更糟,石块坠落后留下的全是松软的淤泥,可这也没难倒拉木,只见她从旁边搬了些石头扔到淤泥里,踩着并不稳当的石块飞身而过。可我们实在不敢在悬崖峭壁间做这样冒险的动作,只绕道跟上拉木。
  是啊,如此险峻的山路,我们偶尔来一次就害怕得要命,而拉木呢?她瘦小的身躯还要背着40多斤重的邮包频繁地往返其间。要是碰上雨天或下雪,我真不敢想象在如此险峻的山路上该如何行走!然而,这,就是尼玛拉木每次送信的必经之路。我不禁问自己: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样一个弱小的女子,孤身一人长年累月奔走在如此艰险的悬崖峭壁间?
  [叶娜]10-14 10:16
  我们的采访明显拖慢了拉木的脚步,我向她表示歉意,可拉木笑笑地说,今天她很开心,因为有我们做伴路上就不寂寞了。是的,邮路上的拉木是寂寞的,今天我们走了大半天,只碰到了一个赶马人。一个人的邮路危险又寂寞,但与拉木在村里、小学校受到的欢迎相比,这些算得了什么呢?才到村口,就有老乡不停地和拉木打招呼;穿着民族服装的老阿妈,沏酥油茶拉她进屋歇脚;藏家大姐放下手里的活儿,捧出新收的藏梨请她品尝;刚进学校,孩子们就高兴地围上来,有的翻翻拉木的邮包有没有新鲜的东西,有的围着她问这问那。这时的拉木就一改羞涩的本性,笑得轻松自然、惬意满足。穿行于藏家村寨,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拉木和老百姓的亲,我忽然明白,那份支撑尼玛拉木的力量就在老乡们期盼的目光中,就在孩子们开怀的笑容里!
  [叶娜]10-14 10:17
  一位名叫永金的老阿妈每次见到拉木都特别高兴,因为她的几个儿子都在外面工作,从儿子们开始上学直到工作,都靠拉木带来的信件联系着。因为老阿妈不识字,拉木每次把信送到后,都要帮她念信。每当念完了新的信,老阿妈就又把以前的信翻出来让拉木念。看得出来,她对儿子的牵挂就在这一页页发黄的信纸间。看着那火炉边永金阿妈面对拉木如同自己儿女般慈祥的笑脸,我意识到,拉木不仅仅是一名邮递员,而是一个情感的象征,是藏民们维系亲情的纽带,是乡亲们沟通山里山外的桥梁!
  回到拉木家,我悄悄问她老公阿史布:“邮路那么危险,拉木一个人在外面跑,你们放心吗?”阿史布说,怎么可能放心啊?拉木当上投递员不久,就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伤过,被蛇吓过,过溜索时她也很害怕,家里人总担心她路上出意外。后来,拉木上邮路就经常穿着红色的衣服,因为在山里红色是最显眼的。有时候,拉木路上受了伤,往伤口上洒把灰土止住血又继续送信,可是回到家里帮她清洗伤口时,用夹子一点一点把伤口里的泥沙掏出来,拉木常常疼得忍不住叫出声来,阿史布说:“那声音一阵一阵揪着我的心,让人不忍下手!”
  [叶娜]10-14 10:18
  哦,那一刻我才体会到,原来拉木也并非一开始就能安心的走这条邮路,她也曾经和我们一样担心过,害怕过,甚至受伤过。只不过为了工作,她必须让自己变得坚强,必须让自己习惯艰苦、适应孤独,必须让自己勇敢地克服困难、面对危险,哪怕是滚滚澜沧江上命悬一线的细细溜索也要飞身而过!那一刻,我明白了,是邮路磨练了拉木,也是邮路铸就了拉木坚强的性格!
  2008年3月,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媒体对尼玛拉木的事迹进行采访、调研,我再次来到了云岭乡。时隔4年,拉木还吗?她的工作和生活有变化吗?
  [叶娜]10-14 10:19
  再次和拉木一起上邮路,我发现澜沧江上修起了吊桥,拉木送信不用再过危险的溜索了;更多的村子通了公路,拉木有时可以搭车送信了;拉木的邮件也更多了、更重了,有时连邮包都装不下了。可是不变的是拉木工作时认真负责的态度,是老乡们对拉木的热情,是学校里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是儿子看着妈妈背上邮包出门时的依依不舍。
  有一天,我在拉木家看她的照片,忽然听到拉木问我:“叶老师,你为什么总是这么白,看看我,连照出相片来都是黑黑的。”我没想到拉木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回过头端详着眼前的拉木,我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了一下,忽然觉得很心疼——可不是吗,这是一张只比我大两岁的女人的脸,可是岁月却过早地在上面刻下了风霜;这是一位爱美的藏族姑娘,可是她却甘愿长年累月奔走在气候恶劣的雪山峡谷间任凭风吹日晒;这也是一个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人,可是在荣誉的光环背后,这颗装满母爱的心里却有着许多的不得已和酸楚。
  [叶娜]10-14 10:20
  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同事王寅戟给我讲过的一件事。2006年,拉木来昆明作事迹报告,报告会后,她要我的同事王寅戟带着她到肯德基买个鸡腿。王寅戟让她尝一块她却不舍得吃,小心翼翼的将鸡腿包,说要带回去给儿子。她说:“我经常在外面跑,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少。有时送信回家太累了,想听儿子叫声妈,可儿子依在门边,像看到一个陌生人,我想带个肯德基的鸡腿回家,让儿子高高兴兴的叫我声妈妈”。
  [叶娜]10-14 10:21
  在采访拉木的路上,我隐隐感到有时拉木好像有心事,似乎我们的随行并没有带给拉木4年前那样的快乐。省电台一位记者采访尼玛拉木时,她突然哭了起来。她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上级却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就应该把工作做得更。比我更辛苦、更艰难的邮递员很多,你们应该去采访他们。你们老采访我,我的工作干不完了,老乡们都还等着我呢。”原来,她是为了这样的原因而不开心!如果换作一般人,面对这样的机会,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有拒绝的说法,而拒绝的理由确实是怕影响工作这么简单。原来,拉木的荣誉感并非来自那一本本大红的荣誉证书,而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那就是不能让乡亲们失望!
  [叶娜]10-14 10:22
  和尼玛拉木一起上邮路,我看到一个并不强壮的女子,在10年的岁月里,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认真做一件事,那么的执着,那么的坚持。我也看到一个人,曾经是那么的出名,她的事迹发表在众多的报刊上,接受了很多表彰,但是热闹过后,她仍然坚持走在自己熟悉的山路上,默默无言。
  [叶娜]10-14 10:23
  ——藏民们行走在这条艰险的路上,那是信仰的驱使,也许他们数年才经历一次;
  ——探险者行走在这条路上,那是发现的渴望所驱使,对于他们或许一生就那么一次;
  ——而尼玛拉木则是邮政事业和责任的驱使,一天天,一年年行走在这条路上。
  [叶娜]10-14 10:24
  她的身影陪伴着群山,她的青春在峡谷中流淌!她让我深深的感动!如今,每当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放弃的时候,眼前都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和尼玛拉木一起上邮路的一幕幕——她身背邮包艰难地穿行在雪山峡谷间的瘦小身影,她在滚滚澜沧江上飞渡溜索的惊险瞬间,都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激励着我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克难奋进,乐观向上!谢谢大家!
  [高宏峰]10-14 10:25
  接下来,请杨利民同志作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雪山峡谷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大家欢迎。
  [云南省德钦县邮政局局长杨利民]10-14 10:26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我叫杨利民,云南省德钦县邮政局的局长,也是尼玛拉木的同事。在我们这里,“邮递员”这个词在藏语的发音中和“苦役”很相近,藏民们深情地说,邮政是党派来为我们藏族同胞服务的“苦役”。在我们藏区,有一首山歌是这样唱的:我看见你经常围着这群山在走,你一辈子就在这片山里转,你一辈子为这片山而生,为这片山的乡亲送信忙,你这辈子就是这片山的“苦役”。可以说,这首歌就是我们雪山峡谷投递员的真实写照。
  [杨利民]10-14 10:27
  德钦县邮政局担负着8个乡镇、42个行政村,11个少数民族的邮政通信服务,人均服务人口2500人,人均服务面积300平方公里。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深山峡谷地带,平均海拔3800米,海拔落差接近5000米。特殊的地理环境给邮政服务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可是我们乡邮员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以及各种信息传送到大山里的千家万户,架起了一座藏区群众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尼玛拉木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她长年累月爬雪山、穿峡谷、过溜索送邮件的故事曾经感动了国人。如今的尼玛拉木已经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投递员,我为我们团体中有这样的模范人物感到骄傲和自豪!
  [杨利民]10-14 10:28
  拉木的事迹不仅感动了国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自己。回想拉木刚被招进邮政所的时候,看着她瘦小的身躯,我在想:这条邮路她能走下来吗?如今,10年过去了,尼玛拉木不仅坚持把这条邮路走下来了,而且还把工作干得很出色。她接过了老所长的班,忠实地履行着一名乡邮员的职责,把邮政精神传承了下来。我到一线检查工作时,就常听乡亲们说:“见到尼玛拉木,就像见到了老所长桑生!”尼玛拉木是在老所长的传、帮、带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老所长传授的工作方法和嘱咐的地方,拉木都记在心里,经常听到她说一句话:“老所长说就应该这样做。”老所长桑生也很喜欢她,说尼玛拉木学勤快,做事认真踏实,交给她办的事情都很放心。我每次来到云岭乡邮政所,看到邮政所从院子到屋里,拉木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的,也从没有邮件滞留,因为尼玛拉木总是在邮车到达的当天就及时投递邮件,从来不耽搁。
  [杨利民]10-14 10:29
  2002年8月的一个傍晚,拉木冒着大雨,通过一道道泥石流刚回到所里,看到又来了一份特快专递,拉木知道这类信件时间要求紧,必须尽快送到。她来不及休息就要出门,被老所长拦住了,说:“天快黑了,又下着大雨,投递点要走两个多小时的陡峭山路,非常危险,我去送吧。”话音未落,拉木接上一句:“老所长放心吧,我能行。”就拿上邮件出了门。可老所长还是不放心拉木一个人去,拿上油布追了出去。当佳碧村的扎西农布接过拉木和老所长递过的特快专递时,发现邮件被塑料布一层一层裹得的,而拉木和老所长虽然也披了油布,但还是几乎被雨水泥水浸透了。望着这一老一少在夜幕中远去的背影,扎西一家人感动得在心中一遍遍为他们祈祷平安!
  [杨利民]10-14 10:30
  在德钦,邮递员的工作,连很多男同志都苦不起,更不要说是一个女人了。2001年,拉木怀孕了,还坚持走在邮路上。虽说藏族农村妇女怀孕了也不肯闲着,总还继续做家务活,可是看着拉木挺着个肚子,背着几十斤重的邮包,翻山越岭,溜索过江,风里来雨里去,大家都劝她歇歇啦,可她总是说:“还能坚持,再跑两趟吧!”直到老所长强行“没收”了她的邮包,自己去跑邮路,她才歇了下来。
  [杨利民]10-14 10:31
  有一次,拉木和老公开车带着儿子去西当村和斯农村送邮件,由于头天下过大雨,快到西当小学时才发现路断了,可还有7、8公里路,怎么办?拉木和老公只有下车,把满车的邮件卸下来,背的背,扛的扛、拎的拎,一路步行把邮件一件不落地送到了学校。一路上,孩子走不动,哇哇大哭,拉木又要忙赶路又要忙哄儿子,7、8公里的路走了3、4个小时。不容易到了学校,老师看到他们一家三口疲惫的模样,赶忙迎上来帮他们拎东西。老师们感动地说:“路断了,你们是怎么上来的呀?送来的东西正是孩子们最缺的课外书籍,我们替孩子们谢谢你们!”
  [杨利民]10-14 10:32
  2004年以来,尼玛拉木的事迹被媒体采访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人被她的故事深深感动。各级组织和领导也给拉木送来了许多关怀,授予了她很多的荣誉,拉木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勤奋、上进的尼玛拉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尼玛拉木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拉木家离邮政所比较远,为了方便老乡办理业务,2005年,拉木干脆把家也搬到了邮政所,从此,拉木的工作再也分不清哪是上班、哪是下班了。有一次,我在邮政所里和拉木一块吃晚饭,就看见年轻的藏族姑娘卓玛拉次来所里汇款,她经常通过拉木向上海的一家公司邮购漂亮衣服。她说:“我什么时候来,拉木姐姐都给我办业务。我把东西交给她办,从来都没有出过问题,我相信她。姐姐这个人特别,现在我们都成朋友了。”
  [杨利民]10-14 10:33
  这些年,尼玛拉木获得了不少荣誉,我发现,无论是在外地接受表彰,还是参加活动,拉木总是在活动结束的第一时间赶回云岭乡邮政所。今年“五?一”节前,拉木在昆明接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云南省劳动模范”的表彰后,打电话给我说她要回来了,我考虑到她难得出次远门,又碰上过节放假,就让她玩两天再回来。可拉木还是第二天就赶回了云岭乡。问她为什么不玩两天,她淡淡地说:“我一出来,老所长就顶替了我的工作,他本来身体就不,我要马上回去,乡亲们也都等着我呢。”是啊,云岭的乡亲在等着她,她放不下!
  [杨利民]10-14 10:34
  10年来,尼玛拉木任劳任怨,扎实工作,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今年初,燕门邮政所惟一的工作人员拉追因事需要休假一个月,她一走,工作就没有人接替。正当我犯难时,拉木听到消息主动找到我,表示愿意顶替拉追的工作。整整一个月,拉木奔走于相隔30多公里的云岭乡和燕门乡之间,不仅完成了自己服务区域内的投递工作,还完成了燕门邮政所的投递任务。
  [杨利民]10-14 10:35
  10年来,尼玛拉木一直走在那么艰苦的邮路上,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每一封信件、每一份报刊,及时、准确地送到乡亲们手中。面对荣誉,她总是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永不满足,并且把忠诚地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作为自己对关爱她的老所长、乡亲们和其他所有人的感恩与回报。10年来,尼玛拉木以最坚强的信念从事最平凡的工作,以最大的热情干最普通的事情,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 “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崇高宗旨。我为自己身边有这样的同事,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杨利民]10-14 10:36
  记得2007年尼玛拉木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尼玛拉木的责任已经化为一种职业本能,深深地烙在她的头脑中了,这是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一种最高的职业精神。”尼玛拉木是这样,老所长桑生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雪山峡谷邮递员都是这样。他们秉承着邮政人爱岗敬业、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秉承着邮政人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孤独、艰难和生死的考验,在这条绿色生命线的末端默默行走。他们用朴实坚强的身躯、平凡敬业的工作,履行着一个普通邮政职工的责任,履行着邮政普遍服务的责任,诠释着邮政人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他们是默默奉献在雪山峡谷邮路上的忠诚信使,他们就像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普普通通,默默无闻,静静开放,却留给雪域高原一片芳香!谢谢大家!
  [高宏峰]10-14 10:37
  同志们,刚才,尼玛拉木事迹报告团的叶娜同志、尼玛拉木同志和杨利民同志作了一场很的报告,生动展现了尼玛拉木同志作为一名普通邮递员在履行邮政普遍服务过程中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奋斗历程,真实展示了一个普通的交通运输系统职工情系边疆、心系民族、不畏艰险、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和高贵品格。尼玛拉木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尼玛拉木同志的崇高精神,催人奋进。在此,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代表交通运输部以及3000多万交通运输职工向尼玛拉木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和亲切的慰问,向报告团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高宏峰]10-14 10:38
  尼玛拉木同志是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继陈刚毅、孔祥瑞、王顺友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重大先进典型,是新时期邮政职工的杰出代表,是当代交通运输职工的楷模。参加工作10年多以来,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邮政普遍服务的义务,每天背着二三十公斤重的邮件和帮藏民捎带的生产生活用品,克服高寒缺氧、滑坡、泥石流等生命威胁,穿行在长达350公里的雪山峡谷邮路上,为递送邮件,她每年都要从命悬一线的溜索上跨过滚滚澜沧江100多次,累计行程10余万公里,没有延误过一个邮班,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被藏胞们亲切地称为“红衣信使”。
  [高宏峰]10-14 10:39
  尼玛拉木同志以一个普通邮政投递员的模范行动,将邮政普遍服务延伸到一个个偏僻乡村,把党的声音传送到雪域高原上的千家万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她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交通运输行业共产党员忠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职责,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神风貌,体现了邮政职工强烈的普遍服务意识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展现了新时期交通运输干部职工扎根边疆、献身民族地区邮政事业的崇高品格和高尚情操。学习尼玛拉木同志,就是要大力弘扬情系百姓、服务民生的思想境界,像她那样热爱人民,关注民生,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最崇高的“为人民服务”宗旨,成为服务对象的贴心人。
  [高宏峰]10-14 10:41
  向尼玛拉木学习,就是要大力弘扬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意志品德,像她那样面对危险不退缩,遇到困难不放弃,始终保持邮政人的勇往直前、昂扬向上的工作作风。向尼玛拉木学习,就是要大力弘扬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的处世情怀,像她那样不计得失,淡泊名利,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向尼玛拉木学习,就是要学习她敬业爱岗、默默奉献的职业精神,像她那样把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落实到工作岗位上,在为社会和他人奉献的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
  [高宏峰]10-14 10:42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把握“尼玛拉木精神”的实质,掀起宣传学习尼玛拉木同志的新高潮,努力形成为交通发展献力伟大,为人民群众服务光荣的时代新风,不断提高全行业做“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宣传学习尼玛拉木同志先进事迹,重在行动、重在坚持、重在实效。今年,我国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全行业深入开展。把开展向尼玛拉木同志学习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宣传改革开放交通运输发展成就结合起来,与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与学习许振超、陈刚毅、孔祥瑞、王顺友等先进典型活动结合起来,与做本职工作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岗位成才,为交通运输发展、人民生活便捷建功立业。
  [高宏峰]10-14 10:43
  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尼玛拉木同志为榜样,努力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团结一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实现交通运输事业又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报告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