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运工作会议

文号:无

文号

索引号

000019713O02/2007-00343

公开日期

2007年07月05日

主题词

水运

机构分类

政策研究室

主题分类

舆情回应

行业分类

其他

公文类型

其他

  【主持人】07-05 8:37
  各位领导、同志们,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水运行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做好三个服务,推进水运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水运工作会议。
  【徐祖远】07-05 8:38
  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和来宾有:国家发展改革委毕井泉副主任、总后军交部刘冀和副部长,以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厅、国防科工委、财政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国资委、海关总署、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三峡办、国家海洋局等单位的同志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徐祖远】07-05 8:39
  交通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交通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翁孟勇,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先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交通部纪检组组长杨利民出席了今天的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委的主要负责同志、主要港口企业的负责人以及有关部司局领导参加了今天会议。
  【徐祖远】07-05 8:42
  首先请翁孟勇副部长宣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的重要批示。
  【徐祖远】07-05 8:43
  现在由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宣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的重要批示。
  【徐祖远】07-05 8:45
  下面请李盛霖部长作报告,大家欢迎。
  【李盛霖(交通部部长)】07-05 8:47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部署和要求,回顾总结水运工作经验,分析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水运发展目标,部署主要任务,研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李盛霖】07-05 8:48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做到“四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指明了当代中国前进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
  【李盛霖】07-05 8:49
  我们要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认真贯彻落实到这次会议之中。水路交通是我国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运事业发展。
  【李盛霖】07-05 8:50
  胡锦涛总书记、家宝总理对水运事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会前,培炎副总理对召开这次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刚才已经进行了传达。
  【李盛霖】07-05 8:51
  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水运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科学谋划,务实推进水路交通现代化建设,努力做好“三个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贡献。
  【李盛霖】07-05 8:52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一、水运发展的简要回顾。
  【李盛霖】07-05 8:5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水运交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采取了“有水大家行船”、“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一起干,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水运发展的政策。
  【李盛霖】07-05 8:54
  实施了“三主一支持”长远发展规划,推进了水运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了水运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和支持保障系统建设,水路交通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盛霖】07-05 8:55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水路交通抢抓机遇,坚持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并重,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结构不断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我国已发展为世界航运大国和港口大国。
  【李盛霖】07-05 8:55
  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特点。(一)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李盛霖】07-05 8:56
  为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等水运规划。
  【李盛霖】07-05 8:57
  我部制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等规划,与沿江七省二市联合制定了《“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
  【李盛霖】07-05 8:58
  在规划的指导下,一批大型专业化原油、铁矿石、煤炭、集装箱码头和深水航道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圆满完成,三期工程开工建设。
  【李盛霖】07-05 9:00
  洋山深水港二期工程投入试运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了新进展。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到2006年底,我国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5万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200多个。沿海拥有生产性泊位451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78个;内河拥有生产性泊位3.1万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25个。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3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1万公里。
  【李盛霖】07-05 9:01
  (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运市场初步形成。
  水运法规体系初步建立。颁布实施了《港口法》、《国际海运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员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了《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航道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水路运输管理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修订草案已报国务院审核。
  水运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港口的积极性,港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建立了20个直属海事局和28个省级地方海事局。完成了救捞体制改革,实行了救助与打捞分开。
  【李盛霖】07-05 9:03
  水运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着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市场体系。国内水路运输价格和港口内贸货物装卸作业价格全面放开。加强了水路运输市场准入资质管理,建立了老旧运输船舶强制报废制度,促进了航运企业和船舶的结构调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建管理程序、规章制度和资质标准,规范了水运建设市场主体行为。
  积极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内地航运业务进一步向香港、澳门开放;开通了福建沿海与台湾金门、马祖地区的海上直通航线,务实推动了海峡两岸海上直接通航。
  到2006年底,我国经营跨省运输的国内水路运输企业发展到4000多家,从事国际运输的船公司260多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世界前20位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在我国设立了独资、合资公司或办事机构;无船承运人、国际船舶代理企业、船舶管理公司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李盛霖】07-05 9:04
  (三)水路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水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保障了我国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运输,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地发展。水路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分别占12 %和62%;水运承担了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港口接卸了95%的进口原油和99%的进口铁矿石。2006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5.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361万标准箱,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与2000年相比,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达到26%。
  水运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大陆有5个港口进入世界港口吞吐量的前十位,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中远、中海、招商、长航、中外运集团等大型骨干航运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型航运企业、民营航运企业迅速崛起。
  【李盛霖】07-05 9:06
  截至2006年底,我国运输船舶达19.4万艘,1.1亿载重吨,运力规模大幅度增加,是2000年的2.1倍;集装箱箱位达85万标准箱,总运力已位居世界前列。在京杭运河、川江及三峡库区实施了船型标准化,内河船舶运力结构不断优化。
  【李盛霖】07-05 9:07
  (四)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能力不断提升。
  针对水运行业的实际和特点,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加强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能力建设。建立了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把“四区一线”重点水域、“四客一危”重点船舶、“四季三节”重点时段和“四船一链”重点环节作为水运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了海事、救捞、公安、通信等支持保障系统装备建设和队伍建设,建成了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监管系统,实现了水上监管和搜救海空立体化。先后在11个重点水域实施了船舶航行定线制,组织开展了多项专项整治。制定了《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和《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健全完善了应急反应体系。在进出港船舶逐年增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水上安全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安全形势基本稳定。成功防抗了风暴潮,救助了越南遇险渔民,有效处置了海上溢油等重大海难行动。近年来,人命救助成功率在94%以上。2006年成功组织搜救1620次、救助1.67万人,救助成功率达95.7%。对此,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充分肯定,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李盛霖】07-05 9:08
  (五)国际海运交流与合作进展明显。
  航运企业是最早走向国际,融入国际航运市场的。随着我国水运的迅速发展和地位作用的明显提升,水运方面的国际和地区间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积极参与了世贸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活动,在双边、多边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维护了我国国家主权和利益,较好地完成了履约国的义务,树立了海运大国的良好形象。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与美国、欧盟等68个国家或地区签订了海运协定,连续9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李盛霖】07-05 9:09
  (六)科技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大力推进水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转化推广,一些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十五”以来,完成技术开发和科研项目1000余项,数百项技术成果达到或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水运工程,成为世界上巨型复杂河口航道治理的成功典范。
  【李盛霖】07-05 9:10
  按照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水运行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先后涌现出了“华铜海”轮、青岛港等先进集体和包起帆、许振超、孔祥瑞等先进个人,增强了行业发展活力。组织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设立了“航海日”,振奋了民族精神。
  水运事业发展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热情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水运行业干部职工勤奋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部党组,向所有为我国水运事业努力奋斗的同志们,向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水运事业的各兄弟部委办和地方党委与政府、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新世纪以来水路交通的发展实践,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李盛霖】07-05 9:12
  第一,坚持改革开放,抢抓历史机遇。水运行业紧紧抓住党和国家改革开放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加入WTO等历史机遇,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有效地解放和发展了水运生产力,推动了水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加强规划指导。水路交通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扭住发展不放松,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提高搞建设、谋发展的坚定性、自觉性和前瞻性,科学务实地组织制定和实施水路交通发展规划,提升水路交通保障能力,使水路交通紧张局面得到明显缓解,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第三,坚持省部携手,促进区域联动。在推进水路交通发展中,坚持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积极探索省部携手、以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水路交通协调发展模式,与京杭运河沿线五省一市签署了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行动方案,与长江沿江七省二市共同建立了加快长江水运发展协调机制,积聚了发展资源,形成了发展合力,加快了发展步伐。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在多年的实践中,水路交通不断更新安全理念,积极探索水上安全管理规律,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应急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搜救能力建设,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李盛霖】07-05 9:13
  第五,坚持科教兴交,注重推进创新。多年来,水路交通紧密结合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培养管理、经营及技术人才队伍,以创新促发展,在深水筑港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集装箱运输成套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了水路交通质量、服务和效益的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水运行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水运法规层次比较低;内河航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内河航运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显现出来;港口功能结构不尽合理;海运船队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船员数量总体不足;安全保障能力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部门间合作需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需要我们通过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来解决。
  【李盛霖】07-05 9:19
  二、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站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我国水路交通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障,必须科学分析水路交通事业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好发展中面临的新矛盾、新课题。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要求水路交通必须提高综合竞争力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和结构变化,为国际海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海运竞争更加激烈。从传统的数量、规模的竞争延伸到海运服务、技术标准和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的竞争,即从“硬件”到“软件”的综合竞争,这是世界海运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海运既是世界海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全面参与和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主动脉,在外贸、能源运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势必要求我国水运业同步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提升在世界海运界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提高运输能力,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安全。
  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水路交通必须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土地、能源等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承受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解决这个突出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都各有特点和优势,需要加快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宜水则水、宜陆则陆”。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水运,充分发挥水运在减少土地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是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水运特别是内河航运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通过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水运资源的综合效能,着力提高水运生产力水平,加快提升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在水运发展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和落实,是我们面临的既紧迫又艰巨的任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水运特别是内河航运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通过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水运资源的综合效能,着力提高水运生产力水平,加快提升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在水运发展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和落实,是我们面临的既紧迫又艰巨的任务。
  【李盛霖】07-05 9:20
  第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求水路交通必须抓紧抓好发展转型。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水路交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更是服务性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具有明显优势。必须抓住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机遇,面向市场需求,加大政策支持,加快结构调整,提高水运发展质量和效益,依靠现代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海运服务贸易,推进水路交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李盛霖】07-05 9:23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水路交通必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和水运事业的快速发展,水路运输越来越繁忙,船舶流量越来越大,通航环境越来越复杂,加之近年来气候环境变化,极端天气频发,对做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保障安全的责任和任务越来越重。
  【李盛霖】 [07-05 9:25]
  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安全形势,更加自觉地增强安全责任感,更加科学地把握水上安全规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建设,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强化安全综合治理。
  面对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水路交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健全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充分发挥水运比较优势,做好“三个服务”,加快水路交通的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推进我国水路交通现代化。
  到2020年,总体实现水路交通现代化:拥有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水运基础设施、装备和服务体系,海运综合实力强,内河航运优势明显,与其它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形成安全、高效、畅通、可持续发展的水路交通系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的要求。
  【李盛霖】07-05 9:29
  主要表现在:水运基础设施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功能比较完善,主要港口成为重要的区域性或国际性物流中心;运输装备先进、结构合理,船舶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高;耗能低、污染小的设施和装备得到普遍应用,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水上支持保障系统功能健全,安全保障能力强;发展理念领先,行业管理科学,运输组织高效,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推进水路交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不断开拓海洋运输。
  【李盛霖】07-05 9:31
  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就是建设以高等级航道为主体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结构合理的航道体系,到2020年,建成1.9万公里的高等级航道。要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专业化和高效率的港口体系,发展与航道能力相匹配的大型化、标准化船舶和专业化内河运输船队。
  【李盛霖】07-05 9:32
  不断开拓海洋运输。就是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船队,运力总规模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加强能源、原材料等重点物资的运输能力。建成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布局合理的沿海港口体系,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集装箱干线港口和国际航运中心,提升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枢纽作用。
  【李盛霖】07-05 9:32
  完善内河航运法规体系和规划体系,提高内河航运信息化水平,建设技术装备先进、反应快速的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在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航运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优化配置。
  【李盛霖】07-05 9:33
  要培育规模大、信誉好、国际竞争力强的水运企业和一流的全球物流经营人,大力发展现代海运服务业,提高海运服务贸易能力。要完善海运法规体系。在沿海、长江干线等重点水域基本建立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和救助体系,提高维护国家权益、履行国际公约和承担国际义务的能力。加快智能化、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建成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交通电子口岸,完善海运科技研发和人才教育培训系统。
  【李盛霖】07-05 9:40
  推进水路交通现代化,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要紧紧抓住“十一五”这一关键时期,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李盛霖】07-05 9:41
  第一,沿海港口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建设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80%以上,适应度接近1∶1。主要港口进出港航道基本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要求。
  【李盛霖】07-05 9:42
  完善港口集疏运设施,加快内河集疏运通道建设,实现高速公路与沿海集装箱干线港主体港区的零距离衔接。积极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海运融资、保险、交易、咨询等现代海运服务业。大力发展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公用码头,加大老码头更新改造力度,加快物流园区、保税港区、临港工业区的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拓展港口物流服务功能。
  【李盛霖】07-05 9:43
  第二,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航运建设。加快落实《“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充分发挥黄金水道在长江流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骨架作用。重点建设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治理工程,使12.5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至太仓,推进深水航道进一步向上延伸的协调和前期工作。
  【李盛霖】07-05 9:44
  加快实施长江干线的重点河段整治工程。加快重要支流航道建设,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和湘江、嘉陵江、赣江、汉江等重要通航河流梯级开发进程。完善三峡库区通航设施、安全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升船机建设,支持三峡坝区翻坝公路建设,实施长期翻坝方案,提高三峡过坝运输能力。加快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建设,拓展港口功能,实现港口结构升级,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
  【李盛霖】07-05 9:47
  大力发展干支直达、江海联运和集装箱运输,逐步形成煤炭、矿石、集装箱、石油及液化气、汽车滚装等专业化运输体系。继续加快推进西江航运干线、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和澜沧江、黑龙江、淮河等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珠江口航道整治工程。在全国形成超过1万公里的三级以上航道。继续扶持非水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水运发展,加快内河港口建设和技术改造步伐,推动内河港口产业升级。
  【李盛霖】07-05 9:48
  第三,京杭运河扩能改造。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批示精神,把充分发挥京杭运河航运作用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扩能,改善通航环境,通过能力增长40%。重点加快山东段扩能延伸、苏北航段航道三级升二级、江南四级升三级的改造工程,使航道等级分别提高到可通航2000吨级和1000吨级船舶;
  【李盛霖】07-05 9:50
  全面完成苏北段船闸扩能工程;加快济宁、徐州、杭州等六个主要港口建设,加大碍航桥梁改造力度。充分发挥五省一市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排堵保畅工作。同时,要做好京杭运河航运发展与申遗保护、南水北调的协调工作。
  【李盛霖】07-05 9:51
  第四,现代海运船队建设和结构调整。加快调整船队结构,扩大五星红旗船队规模,加快干散货、油轮、集装箱等专业化大型船队发展,明显提高海运船队的技术水平,提升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运力规模达1亿载重吨,进入世界前三位。
  【李盛霖】07-05 9:51
  加快推进LNG船、危险化学品船、商品汽车滚装船等特种专业船舶发展,积极发展旅游客船、客滚船等船舶。继续巩固大型国有航运企业的主导地位,继续鼓励、支持、引导多种经济成分的航运企业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李盛霖】07-05 9:52
  第五,内河船型标准化。完善内河船型标准化的政策措施,加强标准船型研发、现有船型比选以及落后船型淘汰等工作。加快推进长江、京杭运河、西江等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优化运力结构,促进船舶大型化,提高船闸通过能力,提升内河航运竞争力。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400吨以上,长江干线达到1000吨以上,京杭运河平均吨位进一步提高。积极商有关部门建立推进长江船型标准化的引导资金,建议地方积极争取建立专项资金,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提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
  【李盛霖】07-05 9:53
  第六,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基本完成渤海湾等六大重点水域的设施布局和装备配置,救助飞机和船舶装备水平高,机动性强,可对险情进行及时救援,加快溢油控制清除装备和抢险打捞装备建设,加强沿海港口、长江干线水路交通应急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基本建立起海陆空搜救体系,初步形成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和救助系统。其它水域也要加大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建设。
  【李盛霖】07-05 9:54
  三、“十一五”期的保障措施。
  【李盛霖】07-05 9:55
  “十一五”期,做好上述六项重点工作,需要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抓好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李盛霖】07-05 9:56
  研究制定全国航运发展规划。省级交通部门要明确责任,组织实施好行业规划,做好本地区水运发展规划、港口布局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行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运输规划、水资源利用等的衔接。认真扎实地组织实施《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和《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等国家规划,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加大投入,严把质量关,增加项目储备。
  【李盛霖】07-05 9:57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拓宽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十一五”期中央将筹集至少400亿元的资金,重点用于内河和沿海航道、水上支持保障系统等项目的建设,比“十五”期翻了一番。
  【李盛霖】07-05 9:58
  其中,用于内河航运的投资将超过200亿元。加强港口建设费的征收和管理,增收部分主要用于航道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资,中央、地方、企业形成合力,加强沿海港口的公用深水航道和集疏运通道建设。
  【李盛霖】07-05 9:59
  地方交通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争取增加财政性资金投入,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逐步建立起稳定的水运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同时,在利用社会资金、航电结合、水资源综合利用、土地综合开发等方面扩大社会融资,多渠道筹集水运建设资金。要管好交通自身建设的航电枢纽,实现以电促航、滚动开发。大力推进内河港口建设,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内河港口码头,逐步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港口建设投融资机制。
  按照国际惯例,充分用好沿海运输经营权政策,促进国轮船队建设。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我国油轮船队发展政策,加快航运企业与货主企业战略合作,提高国轮承运比例。组织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船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吸引中国资本非五星红旗船舶回国登记,进一步研究建立鼓励中资船舶在国内登记的长期政策,扩大国轮船队。进一步完善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政策,大力发展内支线、内贸集装箱运输。
  【李盛霖】07-05 10:01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宏观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扩大政府间国际海运合作,为具有优势的港航企业、施工建设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开拓海外市场创造条件,鼓励、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和服务。
  【李盛霖】07-05 10:03
  (三)进一步加强水运市场的监管。
  【李盛霖】07-05 10:04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深化水运体制改革,研究建立港航管理一体化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建立与水运发展相适应的航道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港口管理体制。
  【李盛霖】07-05 10:05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路运输和水运建设市场。提高水运市场准入标准,重点要提高水路客运和液货危险品运输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和完善市场诚信体系,依法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规费征收行为,严格收费标准,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水运工程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全寿命周期。进一步发挥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李盛霖】07-05 10:06
  继续扩大与海运国家的双边、多边海运合作。在尊重沿岸国主权及国际有关公约的框架下,积极参与重要国际海运通道有关方面合作。进一步加大参与国际海事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工作力度,积极参与海运业国际公约的制修订,推动实施海上运输便利化措施。
  【李盛霖】07-05 10:07
  (四)进一步强化水上安全的监管。
  【李盛霖】07-05 10:08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船员、船舶和船公司“三准入”管理,严格执行船舶技术和船龄标准,继续实施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加快老旧客滚船淘汰步伐。加强以“四客一危”、“四区一线”及乡镇船舶和游艇为重点的安全管理,开展渡口渡船安全专项整治,组织低质量船舶专项整治的验收,完善载货汽车滚装码头危险品检测手段。建立健全通航水域和港口安全评估制度,加强港口保安体系建设,建设全国港口保安信息系统。推进建立国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实行船舶油污强制保险,建立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加强港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维护港航政治治安稳定。
  【李盛霖】07-05 10:09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当前的安全工作。近期,各地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船舶碰撞事故,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上交通安全还存在隐患及薄弱环节,需要下大力气整治。要按照培炎副总理“当前,要针对存在问题,强化监督管理,狠抓安全生产,排除事故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水运秩序正常”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水上交通安全。要落实好今年4月27日全国交通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6月28日“两防”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的工作部署,以防船舶碰撞、防泄漏为重点,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时整治薄弱环节,严肃查处违章航行、违规操作。强化航运公司安全体系审核管理,加强对船员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和检查评估,提高船员和船公司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对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的监控,确保水上交通安全。
  【李盛霖】07-05 10:12
  (五)进一步完善水运法规、标准和规范。
  【李盛霖】07-05 10:14
  加快水运立法进程,针对当前立法资源有限,行业立法需求大的情况,要集中精力研究制定水运行业亟需的法律法规。推进《航道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水路运输管理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内港口间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制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组织好《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港口建设费征收管理办法》、《港口岸线管理规定》、《船舶港务费征收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制修订工作。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研究制定行业“强制性标准”,充分发挥行业中介和企业在“推荐性标准”制定中的作用。
  【李盛霖】07-05 10:15
  (六)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李盛霖】07-05 10:16
  坚持“需求引导、科学统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制度为保障,充满活力的水路交通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水运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加大有关复杂河段的航道治理、深水筑港、高坝通航和现代物流技术等研究。大力推进水运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政府管理效率,加快建设全国水运行业信息中心和交通电子口岸。
  【李盛霖】07-05 10:17
  当前,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研究制定水运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逐步淘汰高耗能的设施和装备,推进船型标准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形成以交通主管部门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行业齐抓共管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李盛霖】07-05 10:18
  水运工程技术创新是水运创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这方面的工作,祖远同志还将在后天召开的全国水运工程技术创新会上进行部署。
  【李盛霖】07-05 10:19
  人才是水运发展的关键,要转变观念,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筹划、超前打算”的人才工作原则抓好水运人才队伍建设。要实施好《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人才工作规划》,创新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提高人才素质。加强和支持院校、科研单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支持保障体系。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拥有现代经营理念,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加大船员培养力度,提高船员素质,壮大船员队伍,特别是加大船长等高级船员以及引航员的培养。加强水运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及关键专业技术岗位职业资格制度建设,重点建立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人员、国际海运人员、验船师、理货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李盛霖】07-05 10:20
  四、抓好落实的几点要求
  【李盛霖】07-05 10:21
  发展内河航运,开拓海洋运输,加快推进水路交通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障,关键在抓落实、见成效。各级交通部门要切实将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各项决策精神上来,统一到培炎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上来,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
  【李盛霖】07-05 10:22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交通部门要从水运行业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抓住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要结合本地区水运发展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要积极推进交通部门转变职能,加强行政能力建设,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法,打造责任型交通、服务型交通、创新型交通。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办实事、求实效。要加强以“学树创”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加强对水运建设资金的审计,切实强化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的监管。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李盛霖】07-05 10:23
  二要加强合作,形成合力。要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的利益关系。水运发展任务重、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继续支持。要进一步加强部省之间、地方之间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营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谐发展的氛围,增强行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要激发全行业发展水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共同推进水路交通发展。
  【李盛霖】07-05 10:24
  三要面向市场,调整结构。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各方投资、建设和发展水运的积极性,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公益性强的公用航道等基础设施,水运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特别是船队和港口码头的建设与发展,要以市场为主导,不断提高大型港航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形成若干个海运、港口和建设等跨国经营集团。交通部门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培育和监管,重点做好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制定工作,积极引导水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力度。
  【李盛霖】07-05 10:25
  四要注重协调,完善功能。要做好港口的协调发展,切实按照国家对港口规划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布局要求建设港口码头,鼓励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做好内河与沿海协调发展,加大内河航运建设投入,充分发挥内河的集疏运通道作用,实现内河航运与海运的良性互动;做好航道与船舶的协调发展,科学处理船舶大型化与航道建设等级的关系;做好水运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水运的大通道作用和港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枢纽功能;做好水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水运引导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支撑和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
  【李盛霖】07-05 10:26
  同志们,水路交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奋斗目标,既是光荣的也是艰巨的。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勤奋工作,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做好“三个服务”,不断提高水路交通的服务和保障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祖远】07-05 10:29
  同志们,刚才李部长的报告回顾总结了我国水运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在新的形势下,水运发展面临的新的任务,明确了加快推进水陆交通现代化的新的重要责任和任务。我国水运事业长期以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得到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中央各部委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我国水运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指导和大力支持。今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毕井泉副主任专门到会。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发展改革委毕井泉副主任讲话。
  【中国政府网报道】07-05 10:35
  现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毕井泉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徐祖远】07-05 10:40
  刚才毕井泉主任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从健全综合水上交通体系的角度,对加快推进水运交通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让我们再次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交通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全面指导以及毕主任所作的重要讲话表示感谢。今天上午会议议程已经全部完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