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报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和任务申报表的报告》(中国邮政〔2020〕603号)收悉。为重在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相关领域的目标任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规划函〔2019〕859号),经研究,主要意见回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在邮政快递枢纽优化提升、智能邮件处理中心技术创新、邮政数字化转型、构建高效寄递服务网络等方面开展试点(具体要点附后),请进一步完善试点实施方案,细化试点任务,落实具体举措,明确阶段目标和时间进度,并及时向我部报备。
二、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创造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避免出现排他性问题。
三、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商业品牌影响力提升、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用、智慧邮政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四、加强跟踪、督导和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经验模式及时报送我部和国家邮政局。每年12月底之前向我部报送年度试点工作总结。
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对试点工作积极指导,在相关“十四五”规划编制等工作中加强支持。适时开展跟踪调研、监测评估和经验交流。在试点任务实施完成后组织开展考核、成果认定、宣传推广等工作。
交通运输部
2020年10月31日
附件
交通强国建设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邮政快递枢纽优化提升
(一)试点单位。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加强邮政快递枢纽的建设、工艺设施优化和自动化装备配置,促进枢纽转型升级。完善国际寄递网络布局,建立健全跨境电商、全球快递、综合物流和增值服务四大产品体系。优化寄递流程,提高寄递自动化水平,建设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监管“三关合一”综合性口岸,强化国际邮件时效稳定性。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邮政寄递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创新形成标准化工艺设计方案,自动化新技术新工艺得到有效应用。在邮政快递枢纽投资建设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形成建设项目管理标准化工具包和工程后评估标准化测量方法,在投资收益、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变更控制等方面形成企业标准规范等成果。
通过3—5年时间,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完成4个核心枢纽建设并投入生产运营,工艺设计方案、建设项目管理标准化工具包、工程后评估标准化测量方法实现推广应用。邮商并举、轻重集合的商业渠道产品体系更加丰富,“China Express”商业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二、智能邮件处理中心技术创新
(一)试点单位。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开展智能化技术专项攻关。建设智能化仓配中心、邮件处理中心,提升邮件处理全流程自动化水平。推动寄递业务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仿真、调度优化、机器视觉等技术集成应用,强化(半)自动散件卸车、AGV搬运、自动供件、自动识别、摆轮分流等技术推广应用。建设智能处理中心关键技术实验平台,搭建具备验证卸、识、分、运、装流程的实验环境。
2.提升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以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为重点方向,加大全自动供件、高效率摆轮、单件分离等装备升级优化力度。聚焦自动卸车、自动扎袋、机械臂手爪等技术难点,强化多方案原理验证。加强异型件处理、散件装车、邮袋拆封等环节自动化处理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推动邮件处理中心智能化装备从单环节到全链条、从局部到总体推广应用,强化应用效果评估和流程持续优化。
3.推进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用。以企业级智能平台和智能化应用系统为依托,加强智能感知层部署,强化处理中心动态感知和精准管理,推动智能化生产调度、运营和管控,提升生产工具智能化水平。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邮件处理中心攻关方向和建设技术路线图基本明确,建成智能邮件处理中心关键技术实验平台,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测试能力灵活高效,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有效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邮件处理中心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取得系列核心成果并实现推广应用,人力资源成本显著降低。建成高度智能化的仓配中心、邮件处理中心,在智能化技术、邮政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装备、信息化标准等核心成果,基本实现推广应用,并取得典型应用经验。
三、邮政数字化转型
(一)试点单位。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网点、邮筒等邮政终端设施、内部处理中心、车辆等运营资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丰富应用场景,提升数据采集能力。加大资源共享云平台建设力度。完善企业级数据平台,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平台,加强数据治理,推进企业数字化运营。深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整合优化邮政、寄递业务、地理名址等数据资源与服务,建设邮政强力技术中台、智慧化业务中台,探索构建与邮政实物网实时映射的数字孪生网络。
2.建设智慧邮政服务生态体系。推进邮政智慧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数字化惠民服务平台和乡村振兴协同赋能平台。推动智慧寄递网络体系建设,搭建寄递业务平台和资源管理平台,完善车辆运行管控平台和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加强邮政智能网络规划、智能路由调度、处理中心智能管控、应急支援服务、资源配置优化。推进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智慧化供应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内嵌式、标准化供应链协同作业模式及流程。升级邮政信息网络,建立数字化航运资源、陆运资源统一管控的信息平台,打造同一个监管主体、同一个监管场所、同一个运营主体的高效通关模式。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数字邮政蓝图、总体纲要、技术路线、建设计划和落地方案制定。大数据平台、云平台等新技术基础平台研究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建成邮政应用系统基本云,智能化、数字化邮政基础设施初步形成,在多个智慧网点建设中广泛应用。
通过3—5年时间,邮政寄递业务平台等核心信息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线业务办理种类达80%,揽投智能终端配备达100%,寄递业务分拣处理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邮政干线车辆实现北斗系统全覆盖,5G通信实现规模化应用,寄递业务大数据应用水平和寄递网络智能化运营水平大幅提升。
四、构建高效寄递服务网络
(一)试点单位。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提升邮政航空运能运力水平。扩大全货机覆盖全国省会城市范围,逐步开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重点城市间多频直达货运航班,加大优质民航航班资源应用力度。开展中国邮政第二基地建设研究,提升国内自主航空网邮政服务能力,构建时效高、频次多、覆盖广的国内邮政航空运输网络。推动南京集散中心升级改造,调整优化作业组织,提升邮件集散吞吐能力。
2.推进“航陆一体”运输体系。持续扩大高铁运邮范围,建设短途“高铁+汽车”“中长途高铁+航空”的综合组网。开展多式联运车辆和配套改造研究,推进航空集装器的公路联运。
3.统筹规划建设寄递服务网络。推动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统筹优化航空运力与陆运运力,建立航陆互补、干线与末端配送有机衔接的高效管控机制。加强次日递运输网络建设,探索建立仓配一体的集约化共享配送模式,提升全网处理及服务效率。
4.建立低碳环保的邮政运输网络体系。以大吨位车辆为重点,推行邮政绿色运输计划和干线运输网“甩挂”模式。提高配送车辆新能源使用占比,推进配送网络全面采用新能源车。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国内运输网络、航空及陆运核心节点邮件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时效产品全国重点城市次日递。
通过3—5年时间,自主航空运输网络运输能力显著提升,国内运输网络稳定运行,全货机实现全国省会城市基本覆盖。形成一批多式联运装备及服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