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空间规划编制成套方法、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文号:交规划函〔2021〕209号

文号

交规划函〔2021〕209号

索引号

000019713O04/2021-00146

公开日期

2021年08月26日

主题词

综合交通运输;空间规划;关键技术;应用;...

机构分类

综合规划司

主题分类

专项规划

行业分类

其他

公文类型

部函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关于〈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请示》(交规科〔2021〕37号)收悉。为重在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相关领域的目标任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规划函〔2019〕859号),经研究,主要意见回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在综合交通运输空间规划编制成套方法、关键技术及应用,城市群及中心城市交通运输规划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现代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试点(具体要点附后),请进一步完善试点实施方案,细化试点任务,落实具体举措,明确阶段目标和时间进度,并及时向我部报备。

二、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创造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避免出现排他性问题。

三、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综合立体交通网评价方法与技术,综合交通数字化规划技术,综合运输通道供给结构化评估技术,绿色物流统计、监测、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四、加强跟踪、督导和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经验模式及时报部。每年12月底之前向部报送年度试点工作总结。

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对试点工作积极指导,在规划编制和实施等工作中加强支持。适时开展跟踪调研、监测评估和经验交流。在试点任务实施完成后组织开展考核、成果认定、宣传推广等工作。

交通运输部 

2021年5月17日

抄送:部政策研究室、综合规划司、财务审计司、人事教育司、公路局、水运局、运输服务司、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科技司、国际合作司。

附件

交通强国建设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试点任务要点

一、综合交通运输空间规划编制成套方法、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试点单位。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

开展国家及省级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基础理论及方法、基于大数据的公路网规划关键技术、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分类分级标准及关键指标、交通旅游融合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等研究。推进大数据、BIM、仿真等技术在港口规划领域开发与应用,推动综合交通数字化规划技术实验室和交通安全应急技术实验室建设。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公路水路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港口规划大数据决策应用系统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大数据、云计算、仿真技术等应用取得系统性成果,基本建成综合交通规划基础数据资源平台。

通过3—5年时间,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编制指南,公路网运行评价、实施跟踪、决策管理等方面的量化、可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形成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效果评价方法,港口水域、陆域规划分析模型及算法不断完善,基本建成涵盖需求生成机理和演化规律、结构化需求分析预测模型、方案比选、实施效果评价、交通运行效率及服务水平监测、交通空间资源可视化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交通数字化规划技术平台。交通安全应急技术实验室在深远海船舶监控、大型跨江海桥梁防船撞预警、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等领域研究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二、城市群及中心城市交通运输规划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一)试点单位。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

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城际交通需求分析技术、城市群综合运输通道规划关键技术、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管理关键技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理论与评价技术等研究。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建立都市圈客货流空间分布交通需求分析框架,在综合运输通道结构化需求与经济、人口、交通区位等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分级分类标准,综合运输枢纽体系构成和规划体系层级类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

通过3—5年时间,都市圈城际客货流需求分析技术基本形成。建立城市群及中心城市综合运输通道规划理论方法范式,在需求预测、通道供给和通道系统配置优化等领域形成细化分析技术。形成综合运输枢纽规划方案和国际航运中心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三、现代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一)试点单位。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

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的总体框架,开展物流组织效率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绿色节能运输装备推广应用技术与政策和绿色物流统计、监测、评价方法。推进交通排放控制及监测技术联合实验室建设。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本建立适用于省市两级以及企业层面的现代绿色物流体系框架,在多式联运、城市货运配送等方面形成技术指南。建立绿色物流评价及预测模型,基本建成交通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综合管控平台。

通过3—5年时间,基本建立在国家层面具备推广应用条件的现代绿色物流体系总体框架,在多式联运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完成城市绿色货运配送水平评价模型、港口和船舶岸电评估预测模型构建,在交通污染模拟及评估、污染控制与监测技术设备、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新能源推广应用等领域,形成国内一流的技术产品。


相关文档